新东方网>郑州新东方学校>中学学习>初中>中考备考>正文

决定中考成败的关键竟然是初三上学期?为什么?怎么做?

2022-09-21 14:24

来源:郑州中考指南

作者:点击蓝字关注

中学学习工具箱
中考政策 中考真题 备考干货
中学指南 招生资讯 中考体育
初一课程 初二课程 初三课程

  初三真正的开始了,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战役已经拉开了!

  初三上学期主要还是新知识的学习,根据往年中考情况,中考的压轴题、难题大部分来自初三上学期。上学期的学习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中考成败。

  初三如何决定中考成绩

  1.大多数学校在初二下学期开始逐步步入到赶课的步伐,开始学习初三年级内容,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在初三上出现如下情形:①初三上学期时间紧张,导致学校赶课步伐仓促,学习知识掌握不扎实;②初三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综合程度高,仅仅初三知识远远不够。所以,大部分同学在初三上学期会出现学习不踏实,对于知识理解不深刻,影响后期冲刺。

  2.进入初三年级后,学习情况复杂多变,由于受到身边同学们的心态、试题难度等因素影响,初三上学期极易出现“高分生下滑、中等生停滞不前”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初三上学习新知识进而影响中考,克服这种心态在初三上很重要。

  3.从历年的初三看,重点中学都很看重学生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本次期中考试成绩,是对初中三年总体情况的第一次考查,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换句话说,中考你能考到什么样的程度,考完本次期中考试,学校、老师基本有个大概了。

  初三上学期学习分三个阶段

  很多同学觉得现在离中考还有将近300天,早着呢!其实,距离2023中考还真没剩下多少天,不信?给你算算:

  300天,大约43周,假设每周休息一天,43周×1天=43天,这就要去掉43天。

  中间十一、元旦、寒假、五一等假期合计再放20天假,还要再减去20天。237天。

  假设你每天正常学习的时间为11.5小时,那么每天没有学习的时间为24-11.5=12.5(小时),也就是还要去掉223×12.5÷24≈116(天)。

  这样,你能用在学习上的实际时间为237-116=111(天),也就百十来天,三个月而已!你还能悠哉悠哉气定神闲吗?

  这实打实的111天,到底该如何安排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份学习计划表,供大家参考。

  2022年9月-10月:心态调整、侧重细节

  初三的第一次月考很重要,这即是对初一初二知识的检验,也是在提醒学生正式进入到中考备考阶段。

  注意在备考期间的心态调整,作息时间要保持平稳。初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中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

  新课虽然还没有讲完,但同学们完全可以提前进入复习状态。可以将新知识提前进行预习,以便上课更好的跟进老师思路。而针对已学过的初一、初二内容,一定要做到勤动手勤动脑。毕竟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

  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很基础;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跳过去。但许多知识点,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有很多细节问题是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因此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2022年11月-12月:错题归纳、增大题量

  复习内容逐渐增多,知识综合性逐渐加大,容易导致心情烦躁,复习效率低。多分析自己错题的原因,并将知识漏洞进行笔记整理。上课时间可能会出现昏昏欲睡或者出现“老师讲老师的,我做我的”现象,但“重复是学习之母”,老师所讲的内容虽重复但是有理线串纲,有归纳概括,有提炼加工,有拓展延伸,能够巩固和完善以及更新大家已获得的知识结构及已形成的经验结构。

  复习的时候可以尝试做一些中考题,在周末给自己两个小时的时间做前几年的题,不用在意数量,了解中考考试的深度即可。

  期中考试后,名次会发生第一次分化,需要调整好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和心态。

  2023年1月-2月:深度理解、寒假备考

  进入到一轮复习的阶段,应力求对知识深度理解,了解考题中的陷阱设置。把考点知识串成线,按照一定主题或线索,归纳整合各科知识。要对各科目知识的薄弱版块、较难版块做二次强化,然后逐个突破,错题要及时进行解决。

  期末考试结束后,注意对错题的研究和总结。

  到3-5月,初三生就要迎来一模考试了。一模考试是在学完三年课程并经过了一轮复习后的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都与中考题相对接近,是中考前很重要的第一次大练兵。

  在中考的征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关键性的节点,一模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大家都在进行第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是整个中考复习历程的基石,如果你在一轮复习期间遗留问题,基础打不牢,积累做不够,那么后续复习中掉队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初三上学期学习注意五点

  1.认真回顾课本知识:初中三年全部课程

  中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掌握好基础,几乎能上一个比较不错的高中。

  因此,初三前期,同学们必须老老实实把课本弄懂。弄懂课本不是光记住结论,而是要通读。即理科全部的原理要弄清、语文课文内标注的字词句摘抄、英语课文至少要达到念的通顺等。

  注意,第一轮复习大家千万不要埋头做题,而是先看课本,再“精”做题目。在复习过程中一定先将课本看明白了,然后再做题,做题过程中不许看课本,不许对答案。会就会做,不会做一定要先想哪些内容遗忘了,哪里想错了,先做后面的,等隔一定时间再看不会做的,马上看的话效果打折扣的。

  2.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提高自学能力与多问

  很多学生因为在复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部分没弄懂,后面部分更是落下。因此一定要提高自学能力,如果实在跟不上节奏,就先关注最基础最简单的题目,将遗漏的课本部分做好画线标记,或将页面折起做标记,以利于及时的回顾。

  在学的过程中不要因为面子问题不敢发问,建议在弄不懂的问题上多问同学,多问老师。最好能够找到水平相当的同学,互相约定好给对方做考察,给对方讲解双方对知识点的认识,互相研究题目。

  3.正确处理作业和练习

  在处理作业上,千万不要死磕题目,记住两个原则。

  不要和自己过不去。第一遍做不出来或做错就直接先放弃,但是要保留这道题,每天抽1~2分钟看下这类不会做的题,无论是看课本也好,听老师讲解也好,做到一眼看出这题怎么做时,再动手做,并将这类题型留好。

  要加强互动性。不仅是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还要和课本进行互动。做完作业不要看对答案,留到第二天把有困难的和同学交流,或第二天看别人怎么做,然后问他怎么想的。如果不善于问同学,至少等到第二天再看课本或是答案。

  无论对错,看答案或对答案的过程中尽量回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与别人差别点在哪里。这样,尽管你当时没有“获取”答案,但是留下了疑问,又多一些时间来探讨自己做题时的思维。

  4.利用每一次考试做好三件事

  处理考试上,要认同自己。分数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到的那些分数和你得不到的分数,毕竟不是中考,当前阶段分数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你只需做三件事。

  根据你所获取分数的部分,整理你当前会的知识,会做的题型。

  根据你所丢的分数,立即回归课本,看完课本后再做遍。

  拿着卷子问自己,当时做对的题自己是怎么想的,不会的题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会的题和当时不会做时差距在哪里。

  5.努力很重要不要瞎努力

  很多人认为初三有一年的时间,只要花时间肯学,成绩一定能上去。其实这话是不对的,考试并不是你一厢情愿的付出就有收获的。同样一个事物,有的人几秒钟就可以认知,有的人花费几天的时间也难以理解。这其中的差距是什么呢?

  有人问如何换角度看问题?方法是什么?这个话题并不难。简单说下怎么换角度看试题,我们要善于思考,每次看题的时候(注意是看题不是做题),问下自己,这题干嘛要这么出,是准备考察我什么?如果我是出题的,能不能把题目出的更加复杂一些?通过这么去想,会渐渐明白题目是如何产生的,那么看到新题,也能从容应付。

  至于方法,有学习的方法,有考试的技巧,这些都是方法。

  学习和植物一年的成长是很像的。只有在合适的季节认真积蓄力量、不枝不蔓地生长,才能在秋季收获香甜的果实,才能在中考中收获满满的希望。

  *文章转载自网络,仅做分享,侵删。

人民日报教你写好文章

热点素材、技法指导、实战演练

好技法+好素材=好文章

中/高考作文必备宝典▼


中学学习工具箱
中考政策 中考真题 备考干货
中学指南 招生资讯 中考体育
初一课程 初二课程 初三课程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 郑州中考辅导哪家好
免费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