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郑州新东方学校>师资力量>正文

洞悉“天性”,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案的9点法则

2020-10-19 14:47

来源:新东方师训讲堂

作者:李真

学霸养成工具箱
家庭教育 小学辅导 中考干货
高考干货 艺考专区 考研备考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线上免费课

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先和老师们聊一个话题:您是否遇见过这种让人纳闷的现象——刚讲的重难点知识,有的学生记得条理清晰、准确到位,有的学生却丢三落四、稀里糊涂,甚至“一问三不知”?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天性,制定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案。

隔着屏幕都能看到您在频频点头,并且有满脸的烦恼——先别着急,《认知天性》这本书就能帮您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本书介绍了关于记忆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教师当下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学生学得更好、记得更牢。通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记忆原则,并将这些原则与学习经验融会贯通,教师和培训者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本书作者亨利·罗迪格和马克·麦克丹尼尔均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以研究记忆的机制而扬名著名。十年前,罗迪格教授开始与教学心理学家合作,尝试将记忆机制推广到课堂。之后,他们联合了擅长科普写作的小说家彼得布朗,写成了这本面向大众的这本介绍学习科学记忆之原理的图书《认知天性》。

今天我们将结合教学,本次分享将和大家一起探讨以下一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学习的假象与真相;2.学习的本质。

一、学习的假象与真相

我们几乎从出生开始,就进入到了学习的历程中。从小学毕阶段业,学生们需要学好语数外三门主课。从中学毕业阶段,学生们必须学好语言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科学、社会等学科;工作之后,我们需要掌握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等到退休,我们会产生新的兴趣和爱好;甚至到了晚年,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如何照顾子孙,适应如何浇花养草的……生活。

如果善于学习,并养成习惯,那我们那将会终身生受益。这本书旨其实就在告诉我们:学习,也是一项件需要学习的事情。

首先,要想学以致用,就必须记忆。只有这样记住,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将已经学会的内容才会一直储存在脑海里,在被需要的时候供为我们取所用。

其次,要坚持不懈地的学习并且记忆。学习,尤其是学好和学会,也是需要策略的。只有耗尽心血身心投入、全神贯注的学习才是深层学习,效果才可以持久;毫不费力的学习就像沙滩上的脚印,轻易就会消失。

所以,如果只是听老师讲书,不做笔记,教学不做复盘,那么我们的学习就不是能称之为深层次的学习。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恰恰说明学习的内容非常重要。我们在学习非常重要的内容。

现在我们来反思一下在课堂中学生有很多的低效率的学习行为,比如反复阅读课本内容、集中刷题,虽然看起来很充实,但很多是机械重复行为,会产生“我很熟练”的假象,但事实上无法达到知识的精通,更遑论持久记忆更别说持久的记忆了。

老师们已经习惯在课上使用反复阅读或者带读的教学方式,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进行优化,相比之下与老师反复阅读、带读相比,学生自己回忆才是更好的方式。换一种学术的叫法,即就是检索式练习。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用一道题目考一考自己,就完成了巩固和强化的任务。如果能定期练习,就是对我们大脑检索路径的不断强化,这对于就能有效保存我们的知识来说至关重要。而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重复对知识进行多次检索,而且每次检索之中间要有间隔,这样才能让人努力达成学生强化认知,回忆才不会变成无意识的背诵。

例如当我们让学生背诵一个单词“shoe”的时候,直接学习整个单词,背诵四个字母,和通过只写出首字母s和尾字母e,而中间留白的方式相比,后者的记忆效果明显更好。在学习的时候,稍微花些心思在已有信息的提示上,然后生成答案,会加强对目标知识单词的记忆。

二、学习的本质

1.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将学习知识变成条件反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教学反思的案例。

教学案例1:今天上课时,你准备了很多的教具和阅读材料,设计了不少活动。下课后,你开始思考:上课时发生了什么,以及你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比如孩子学生们记不住今天所学的单词,我采取了什么改进的策略?其他老教师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活动是全班一起做还是分小组做?讲完知识是先检测还是先应用?如果作出不同的改变,会有什么不同的学习效果?在给下一个班上讲相同内容的课程时,也许我可以尝试一下。即便老师没有机会尝试,但至少也把整个前因后果想清楚了、回顾了别人的经验、加入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是学习的一个片段。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及时的反思。反思会涉及多种认知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带来很好的学习效果,比如从记忆中进行检索知识或者学习过的内容,然后与自己的新体验结合起来,借助观察和思考,然后预先演练下次可能采取的不同做法。

科学家认为,如果要想把新知识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一定要记住在特定情况下需要担心的事情,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个“万一”,把它们排成表,列成步骤1-4,然后花心思刻意练习。这样才能在情况紧急,没有时间思考步骤的时候,靠条件反射作出正确的反应。

2.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连接,打造个人的心智模型。

继续来看教学案例2:每次上新授课的时候,老师们经常会使用通过温习旧知识来引导入新知识。老师以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授,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他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到了“细化知识”的策略。细化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如果学生越是能将两者的联系诠释出来,那么他们就对新知识的理解的也就越透彻,掌握得的也就越好。

学生们在学习语文和历史的时候也是如此,知道的历史知识越多,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刻,他们理解得的越深刻,就能从更多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故事,从而记得的更牢固。所以说,知识是平面的,但复合型的知识是立体的。从这个角度回看一下,人的智力水平真的是生来就注定的吗?其实,实际情况是,每当我们学习到掌握了新的东西,我们的大脑就发生了改变,学到的内容越多,积累的经验就越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也就会越强。因此,是否能否成为一个睿智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

3.关注“学不好的领域”,用跟踪测验评估进步。

我们常常说一句话,“以测评促发展”。之前,考试这件事情常常多数被用来评定学习的效果,给孩子学生打分定级,但其实测验就是对知识进行多次检索的过程。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反复回忆一件事情可以增强记忆”,测试中的反复回忆有助于巩固记忆,让大脑中的信息结合更紧密,同时强化检索能力,成为形成条件反射。因此测验不仅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工具,更是学生丰富学习、提升学习效果的利器。我们的很多课堂上都设计了入门考和出门考,考试的内容在平时的授课、家庭作业和练习题中都有涉及,事实证明,认真完成出入门考、线上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万人测的学生比很少出席考试的学生,成绩更好。

只强调学习但不强调测试的学生,会容易产生“我已经学会了”的错觉,从而高估自己的知识水平;而经常参加测试的学生,则会更准确的地判断自己的已知和未知,并通过测试这个多次检索的过程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我们来回顾一下考试的整个过程。它不但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和记忆的效果,还可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知道课前小测验在等待,为了取得好分数,一定要好好预习),课后测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上专注力,并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盲点,哪里需要再使一把力气。同时,高频率次的测试也有助于降低学生对于“考试这件事”的焦虑感。有一句话说的得好:“要想成绩好,就要把作业当作考试”,把考试当作作业,也是这个道理。

4.把学习的目标设定成努力学习新知识,而不是提高自己的成绩能力。

科学家们发现,有的学生以获取成绩为目标,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以学习为目标,是为了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前一种学生来说,他们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二种人,努力是为了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学生学习只是追求成绩,那么他会在无意识中限制自己的潜力。因为如果他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划重点),那么一定会挑选那些有信心克服的挑战,也就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的越做越精,越做越好,所以我们就会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身体当中的潜能也会随之蛰伏但不利于智力潜能的开发。如果学生想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那需要他的思维就会保持一个活跃的状态起来,不断去冒险和创新,让自己变得更具有可塑性。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份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案呢?以下要点可以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课前一定要阅读资料;

  在阅读的时候,预想考试会出什么题目,以及这些题目要如何作答;

  课堂上在心里回答这些假设问题,从而测验阅读内容的记忆成果;

  复习学习指南,找出那些回忆不出或者不知道的术语,重新学习;

  在阅读笔记中复习标粗的术语及定义,确保能够理解;

  参加模考或者自测,从中查漏补缺发现不知道的概念,进行重点学习;

  用自己的方式把课堂上的信息重新组织成一份学习指南;

  写出复杂或重要的概念贴在醒目的位置,不时自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把复习和练习间隔开。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用错误的方式方法学习,或者沿着仅凭直觉与沿着盲从的道路蹒跚前行。其实,对于学习者来说,最好的习惯是进行有规律的自测,校准自己的认知,然后进行间隔练习,穿插不同但相关的科目或技能的练习。

在别人教给自己方法或技能之前,先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取找到基本原理或规律则等。总之,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可以获得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因此,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践行学会学习、爱上学习,做一名终身学习者,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霸养成工具箱
家庭教育 小学辅导 中考干货
高考干货 艺考专区 考研备考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线上免费课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371-60277776。

  • 郑州新东方英语培训
  • 郑州新东方雅思培训
免费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