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老师好
当孩子说“我不知道”时该怎么办?90%的老师家长应对方法都有问题
2020-08-17 11:27
来源:新东方师训讲堂
作者:Teddy Xing
许多家长老师在辅导作业时,都又气又无奈,哭笑不得又崩溃。但这不仅不能解决和提高,还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抵抗学习。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几个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信每个家长都经历过辅导作业的崩溃,也一定看到过网上家长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时的又无奈又生气的视频和照片,让人看着哭笑不得又能感同身受屏幕中的崩溃情绪。
网络调研数据显示90%的家长辅导作业崩溃,其中40%的家长会打骂孩子、30%的家长会选择暂时离开。
调研结果显示,导致家长崩溃的前十大行为集中在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两个方面。
但除了崩溃情绪之外,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普遍发生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论是在家中还是教室中遇到孩子不配合和接受慢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和解决?因为我们都知道家长生气、打骂并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更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根据成长型思维理论,在学生不知道或者不能做的时候,是培养他们思考和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
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 通过脑神经科学也证明了,当人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神经连接会增加并变得更强壮,从而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这样的提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积极地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高是在解决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是发现问题,生气、崩溃不仅不能解决和提高,还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抵抗学习。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总结了下面几个策略供大家参考,也欢迎老师和家长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验和感想。
01、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可能是学生和孩子面对不会的问题的第一反应。但其实,“不知道”要比“知道”的意义更重大。
“我知道”变相来说,就是学习的本质是通过知识和能力最终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挑战解决的前提。
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我不知道“的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比正确答案更重要。我们要允许孩子说“我不知道”,通过引导和探究去一起找到思路并最终“知道”。
比如,我们问1+1等于几呢?孩子说不知道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这么笨呢?” 等无意义的情绪,而是回答“那我们一起来探究和解决一下吧”, 然后引导孩子思考,例如,“我给你一个苹果,我再给你一个苹果,你一共现在有几个苹果呢?”
如果可以,在学生回答“我不知道”时,通过引导养成他们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这不仅对考试有帮助,对他们成长中培养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信心也十分重要,让他们懂得,不知道没关系,我可以去学,去研究,去知道。
02、我不行
当然,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我不行”的抵触情绪。这时候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学生继续坚持,而不能停留在放弃和抵触的情绪里。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 我们可以通过鼓励的方法,告诉孩子,你只是“还”不行,是你没有坚持和,努力,之后你会 “行”的
2. 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孩子“失败是成果之母”的道理,不要轻言放弃,要积极面对失败。
3. 通过“我不行”锻炼学生的思考及合作的能力,可以与孩子设定一个小规矩——在面对“我不行”的时候,第一要思考,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第二要搜索,搜索网络和课本以及学习笔记找到线索;第三要同伴,向同伴请教,与同伴合作解决;第四是学习,积极地向老师和家长学习解决办法。
4. 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的重要性,与孩子强调尝试过程的重要性,哪怕尝试后依然不行,在过程中也一定有收获。只要他们努力了,就值得鼓励。
5. 分解问题,当学生遇见一个困难和问题时,教会他们分解问题和困难。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可以解决。
6. 持续给学生提出超出他们能力的挑战,锻炼他们挑战自己的能力和习惯。不轻言放弃。
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不知道”是很正常的过程。成长就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退一步讲,我们作为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知道”的挑战。
不要“拔苗助长”,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勇于问问题,勇于挑战未知,并珍惜他们敢于尝试的勇气,而不仅仅强调结果,因为生活因克服未知和挑战才更精彩。希望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赋予孩子更多更大的生活的勇气而不是胆怯!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371-60277776。
新东方老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