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老师好
适合于所有“例题教学”的互动策略,现在看还不晚!
2020-08-13 11:35
来源:新东方师训讲堂
作者:韩萌
“例题教学”中,教师经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给学生讲这道题目的具体解法上,强调得比较多的是解题的规范性, 这样的例题分析和学生看一本教辅书上的例题分析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老师在讲解题目时如何避免这种“讲题”式的单一模式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谈到“概念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展开“对话式互动”,这篇是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篇,我们来聊一聊如何通过“例题教学”来与学生高效互动。
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1. 如何讲解题目的解答过程呢? 请选一下你的答案吧。
A.照本宣科、标准答案式的讲解
B.重点放在给学生讲这道题目的具体解法上
C.关注学生的思维与教师自己的思维是否一致
D.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E.教师应该竭尽全力呈现题目的解题背景
F.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题意
G.帮助学生选择、判断(识别)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H.“例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I.好的解题教学应该教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共性思维,而不是仅仅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方法
“例题教学”中,教师经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给学生讲这道题目的具体解法上,强调得比较多的是解题的规范性, 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与教师自己的思维是否一致, 是否与标准解答过程一致。
这样的“例题教学”忽略了对题目背景的呈现,缺乏对题意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没有对解决问题思维方法的选择、判断,淡化了对学生的非标准答案式回答的合理性分析。
这样的例题分析和学生看一本教辅书上的例题分析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此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的培养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在“例题教学”中,老师如果想避免这种“讲题”式的单一模式, 就需要讲出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 而要做到这一点, 老师树立正确的“例题教学”的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首先要明确, 会解一道题目或者说会解一类的题目并不是“例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毕竟,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不是单纯的做题的能力,而是会思考问题、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题目”变成“问题”,不仅帮老师解决上述疑难问题,而且会增加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
那把“题目”变成“问题”是什么意思呢?
“question”和“problem”
由于在汉语语境下,比较难区分“题目”和“问题”,我用英文单词“question”和“proplem”解释一下:
problem表示未解决的问题,
常与动词solve搭配
question表示代回答的问题,
常与动词answer搭配
懂了吗? 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
教师讲评月考试卷最后一题,在简要回顾了大题情况后,提出了下面两个关键性的问题:
问题1:通过审题分析,该题包含哪些基本问题?你能否把它们一一分解出来?
问题2:这些基本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是?
明白了吗?就是将题目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形成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的思维互动,形成逻辑线索,最终“solve the problem”,然后“answer the question”。
“例题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 将“question”改造成“problem”,用中文描述叫作把“题目”变成“问题”,问题多了,就更容易跟学生互动了。
以高一函数奇偶性问题为例:
例:已知函数是奇函数,若,且,则___________.
问题 1: 通过审题分析,该题包含哪些基本问题?你能否把它们一一分解出来?
特别明显,此题包含函数奇偶性问题,属于表层理解,建议不互动。
包含的基本问题1
函数奇偶性问题
可以找到其他需要师生互动的问题:
1. 想一想,我们在其他题目中是否用过奇函数定义式求过函数的值?
2. 你觉得此题可以直接利用奇函数定义式求值吗?是否缺少条件?
3. 缺少条件怎么办?你觉得要不要回到已知条件呢?
4. 如果你把代入已知条件中,你觉得出现了几个未知数?
5. 你觉得这是一个方程问题还是一个方程组问题?
包含的基本问题2
方程组问题
通过不断互动反馈,帮助学生寻找到基本问题 2。
问题2:奇函数问题,方程组分别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为了找到基本问题1、2的解决方案,继续互动:
①奇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②你能否联系奇函数的核心定义,列出若干个方程,形成方程组?
③方程组问题是如何消元的?
需要注意的是: 思维活动需要时间,请给你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为了所谓的你的授课节奏而打断或取消这些难能可贵的思维活动。
例题讲解互动的时候,新手老师的思路一定是多变的和不确定的,而且大部分新手老师都是不自信的。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有效互动,在保证课堂“安全感”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如何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老师们要想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高效务实的方法是要提前做好准备,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以下 5 个策略你可以使用:
由此可见,在“例题教学”中,老师别出心裁地将“question”改造成“problem”,不仅可以跳出“讲题”的模式,还可以有效地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恩格斯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长青。掌握了上述的理论和方法,各位老师快去实践一下吧。
今天的内容对你是否有帮助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见!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371-60277776。
新东方老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