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郑州新东方学校>学前教育>正文

危险的“16岁”现象,高中生家长再难也要陪孩子度过!

2021-03-15 16:18

来源:河南高考指南

作者:

学霸养成工具箱
家庭教育 创意美术 新东方素质素养中心
创客课程 高考干货 考研备考
书法课 出国留学 中考体育

  “16”岁现象

  从多家心理咨询机构可以了解到,在他们接待的青少年咨询案例中,16岁左右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

  一些孩子对家长的批评不再虚心接受,开始反驳、顶撞,越是父母、老师不让做的事,他们越起劲儿,一定要和家长“对着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16岁现象”。

  在校园中通常表现为:不完成作业、厌学、逃学、脾气暴躁、顶嘴、打架、早恋、结交不良朋友等。

  杨先生的儿子小明今年16岁,这段时间他儿子小明就喜欢上了去网吧打游戏,而且是非常迷恋,对此他真的很头疼。

  杨先生说他儿子一直是很乖的娃娃,以前也去网吧,但是去一会就回来了,玩的时间不长。

  但现在认识了一些朋友后,就白天在家睡觉,晚上整晚整晚不回家,痴迷于游戏,而且家里人的话是一句都不听。

  前几天杨先生对于小明的状态很生气,动手打了孩子几巴掌。处于叛逆期的小明,不仅没有任何转变,还在晚上偷偷跑出去和朋友换了一个网吧,四天都没有回家。

  小明的妈妈都快急疯了,杨先生打听到小明在的网吧后就找去了。

  到网吧后,看见小明那副颓废的样子,杨先生当场又打了小明。杨先生拉着小明回家的时候,网吧负责人说,小明一共欠了100多块钱,结清后才能让小明回家。

  杨先生说,他对于小明现在痴迷于游戏真是快没办法了,劝也劝过了,打也打过了,一点作用都没有的,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阻止了。

  还有一位妈妈抱怨:

  儿子原本很听话,但以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父母跟他说什么话,他都要顶撞回来,有时干脆不搭理。期中考试成绩有进步,妈妈本想趁这个机会跟孩子好好沟通一下,没想到孩子反应让人无语:

  妈:儿子你真棒,这次成绩不错,妈为你骄傲!晚上想吃啥,妈妈给你做?

  子:吃啥都行。

  妈:这一段成绩有进步,说明你只要有信心,一定能成功,儿子,你是最棒的!

  子:啥最棒的,棒不棒我自己最清楚,什么都是最棒的,烦不烦啊。我先睡一会,困死了。

  妈:去吧,一会儿我叫你。哎,你这回在班上能进前10名了吧?

  子:妈 ——您就别问了。

  妈:……………

  类似的抱怨,听过很多,故事的主角基本都是十六七岁,高二学生。

  北京市关心青少年协会副会长冉乃彦提到:

  当孩子达到16岁左右的年龄时,许多家长会发现,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而且心思敏感、脆弱,遇事多疑又不愿向家长倾诉,甚至学习成绩欠佳、行为习惯不良……

  02

  "16岁"是个危险期

  从生理上看

  16岁左右是未成年人是青春萌动时期,对人生世事的感知、探求心大增,他们富于激情,善于投入,易受感情的困惑和伤害。

  从心理上看

  16岁左右的未成年人,已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愿受过多的限制与约束,他们自控力不足、承受力差,难以直面挫折与痛苦,好走极端。

  另一方面,十六七岁的社会闲散人员占60%,未成年人从离校到就业这段时间极易惹事生非、寻衅滋事,这就是“危险的16岁现象”。

  还有一些高中年级段的班主任教师反映,16岁左右的年龄属于成长中的一个“危险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王老师是一位有着十余年高中教学经验的班主任教师,她曾针对16岁左右学生的教育问题撰写过一篇论文。

  王老师提到,16岁左右的学生通常存在以下六种心理特征:

  第一,自我感觉“长大了”,表现自我的意识增强;

  第二,不成熟,讲歪理;

  第三,过于自信形成自负心理;

  第四,意志薄弱,适应性差,承受压力的心理空洞出现;

  第五,出现消沉、颓废、麻木、情感冷漠等不正常情感;

  第六,出现暴躁、报复、易激动、寻求刺激等现象。

  王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一名姓张的男生,学习成绩优良,却在与同学相处中常常出口伤人,动辄打人。他多次学着影片中的武打动作伤及他人。

  当问及他做这些事时是怎样想的,这位男生的回答却是轻描淡写:“和同学并没有矛盾,就是想发泄。”

  03

  16岁是危险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

  尽管16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教育专家冉乃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16岁是危险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冉乃彦认为,对孩子来说,十六七岁的年龄就是这样的关键期,家长要抓好孩子的这段关键期。

  冉乃彦强调说:

  “16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难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下足功夫,把问题妥善解决,让孩子顺利发展。”

  “16岁期间”,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大坎。进一步可以冲向学霸,退一步可以掉成学渣!极容易与同龄人拉开差距。

  因此“16岁现象”,家长一定要注意!

  04

  怎么样判断"16岁"现象

  那么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发生了"16现象"呢?孩子放假回到家后,爸妈可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和孩子关系疏远了吗?

  步入这个年龄后,有些学生开始反驳、顶撞老师、家长,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对着干;有学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甚至有闹事等行为,自然容易影响到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2.孩子还愿意和你谈心吗?

  这个阶段的孩子,渐渐将同学、朋友作为倾诉心事的首选对象。

  有学生说:

  “和父母聊一些话题,比如明星、电视剧,家长不仅不了解,而且还会批评我不务正业。

  如果不方便说出口的,就自己写完锁进日记本里。”

  据调查:

  高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58.07%以上。其中16岁做学生尤为显著。3.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还是学习?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较重的阶段。很多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任务很重,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家长购买的试卷书和题集,但家长还是热衷于买一大堆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到厌烦。

  对于学习问题,很多学生将原因归于客观性因素,如学习难度加大。但家长多倾向归因于子女的主观性因素,二者对学习问题的归因明显不同。

  这种对学习问题的认知不一,自然容易引发诸多亲子矛盾。

  4.孩子经常顶撞你吗?

  16岁左右,学生生理上发生急剧变化,心理也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他们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盲从,甚至拒绝接受。

  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处在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渴望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标准和评价。

  调查发现:

  当面对父母的压力时,这个阶段的学生选择“向父母反抗”的比例最高。

  当亲子之间对某件事情持有不同观点时,47.22%的学生选择“努力争辩,说服父母”;

  而当子女不赞同家长的想法时,半数以上家长都会“和孩子一起探讨”,

  30%左右的家长还会“想各种办法说服他”。

  这既与此阶段的学生“自我调节”的希望相悖,也易与学生“努力争辩,说服父母”的方式,产生冲突。因此吵架和顶撞,自然也难避免。

  家长朋友,如果对于上面的问题,你的答案有多个“是”,那么很可能你家孩子就正处于“16岁现象”。

  05

  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做

  这个阶段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哪些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一时期。

  对于这一年龄孩子的家庭教育来说,家长最难处理的问题,就在于“叛逆”、“不听劝”,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叛逆,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主要有如下四种表现:

  1. 很多家长会认为这个叛逆的孩子是这辈子用来折磨自己的,这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

  2. 面对叛逆的孩子,自己感到无能为力,完全失去了对孩子的操控能力;

  3. 孩子已经让家长疲惫不堪,陷于绝望,同时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热情;

  4. 很多家长感觉到很自卑,责怪自己教育孩子的无能和失败。

  既然这四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叛逆问题时,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

  1.无条件接纳孩子、爱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长对着干,而是由于成长期的家庭教育或生理原因,还有环境中的影响;

  所以家长们了解了这些成因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和理解孩子,不要再埋怨孩子;

  还要知道,叛逆期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短暂的一个时期,它很快就会过去;

  所以家长们能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孩子,帮助孩子们把这个时期尽快度过去,未来你的孩子才会更爱你,更尊敬你。

  2.家长要认知自我,改变自我

  在这一点上,希望家长能够重视起来,因为很多家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自我不了解;

  甚至自己并不成熟,遇到事情并不能理性客观的去解决问题;

  甚至有的家长自己也极端情绪化,没等孩子发脾气,自己就先发火了,那么家长这种不理智的情绪状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使孩子叛逆的导火索,因为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态。

  所以希望家长能改变自己,把控好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样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3.陪伴是最好的爱

  在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他们经常是处在混乱和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

  虽然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像一个成人一样去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经验;

  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是失败的,那这种失败再结合典型的混乱矛盾心理,让孩子此时的心理状态非常痛苦;

  如果家长此刻能带着无条件的接纳和爱陪伴着孩子,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种温暖会让孩子的叛逆减少很多,所以家长们可以一试。

  4.父母应留下一点自己的时间

  父母关爱孩子,但不能成为孩子的保姆,上下学接送,孩子看书,自己陪读,一切围着孩子转,让孩子产生依赖性。

  父母应该主动地寻找一点时间和空间,暂时把孩子放在一边。这不是不管孩子,只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心理环境。

  抚养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要放弃个人的需要和夫妻间的交流。利用这点空闲,夫妻间多交流与沟通,夫妻关系的和谐对家庭稳定至关重要。

  不少家庭,正是因为夫妻不和,整日吵架,甚至闹离婚,使孩子受到极大的伤害,父母形象地位在孩子心目中大打折扣,这是应努力避免的。

  另外,父母需要这点空闲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远离繁琐的家务和工作,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要有一点幽默感,不要为自己的一点点错误懊悔不已。

  相信自己是一位好父母。

  善于工作,善于休息,才能更善于教养孩子。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侵删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免费体验课 素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