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郑州新东方学校>学前教育>正文

7岁前决定孩子一生的3个关键期,父母千万不要错过!

2020-10-09 15:04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学霸养成工具箱
家庭教育 创意美术 新东方素质素养中心
创客课程 高考干货 考研备考
书法课 出国留学 中考体育

  孩子未来是否可期

  童年就可见端倪

  表姐的儿子牛牛,15岁,离家出走了。仔细回想,牛牛变成这样,真和他七岁前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关。

  1岁

  牛牛被送到奶奶家,每次表姐回去,他都抱着妈妈不撒手,哭求妈妈带他回家,表姐总是哄他下次就回,骗久了,牛牛也就不信了。

  后来感情也淡了,不管表姐买多少玩具,牛牛都不和她亲近。

  3岁

  表姐接牛牛回家,有一次没给他买玩具,牛牛哭着就跑,表姐越追他越跑,表姐停他也停,好不容易撵着他,非回原来的地方,买了玩具才罢休。

  5岁

  牛牛一整天在墙上涂涂画画:“我想学画画,我心里想说什么都可以画出来。”

  表姐气牛牛闹人:“再乱画我就揍你,还想学画画?等什么时候不气我再说吧。”

  7岁

  牛牛学习差,还欺负同学。表姐教育他,他直接顶撞:“我不念书,我要去奶奶家放牛。”

  教育牛牛,男女混合双打是常有的事,但牛牛脾气执拗,怎么打也不认错,还会和父母对打。

  15岁

  牛牛偷了钱,逃学去网吧,姐夫揍他,他把姐夫揍倒在地,表姐骂:“滚,就当没生过你这个畜生。”

  没曾想他真走了,躲到远方亲戚家打工,死活不回家。

  表姐后来也由他,说与其在家不听管,到外面吃点苦,说不定以后还有出息。

  我却默默替牛牛担心,都说性格决定命运,知识改变命运,牛牛性格敏感执拗,不爱学习,和父母的关系不好,性格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家都没有管教好,又怎能寄希望于社会呢,他这辈子怕是要受苦了。

  英国有一部拍了50年的系列纪录片《7UP》,跟踪拍摄了14个七岁的孩子,每隔七年,采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么带,随他怎么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

  孩子的人生前七年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促使孩子面向世界的所有内在力量,几乎都在七岁前形成。

  0-3岁

  孩子构建安全感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3岁前,通过与父母的互动来确定自己是否被爱,得到的正面回应越多,构建的安全感就越足,也由此奠定人生后期面对所有关系的巨大能量。

  因此,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长辈家,自己忙着赚钱,偶尔回去看望,认为最多就是孩子和自己不亲,多弥补就好。

  不!隔阂的亲子关系只是最直接的伤害,孩子内心的创伤才是最可怕的。

  首先,安全感的缺失。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写道:

  “如果在3岁前,妈妈和孩子分离超过两周,孩子的被抛弃创伤将是不可逆转的。

  孩子越小,心理就越脆弱,受到的伤害就越难以弥补。”

  3岁回到妈妈身边的牛牛,内心是带着创伤的,当妈妈没有满足他买玩具的愿望时,他发脾气跑走,又等待妈妈来追他,看起来,他是无理取闹;

  实际上,他是在表达:离开父母的三年,我很害怕,我没有安全感,我想得到妈妈更多的爱护和关注。

  孩子小,没有办法像成人一样表达害怕与委屈,只能通过一些“熊行为”宣泄。

  可惜,表姐没有接收到牛牛发出的求救信息,没有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内在情绪,一开始,她试图通过纵容来讨好孩子;

  无效后,她用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结果,一步步把牛牛推得更远。

  其次,影响孩子的社交模式。

  心理学家指出:

  “孩子的头三年,是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同父母形成何种亲密关系,将会为孩子与他人及社会缔结良好关系,树立一种典范。”

  演员陈乔恩,性格孤僻,身为偶像剧女王,却一直不自信,还被人说有抑郁症。

  追根溯源,我们发现陈乔恩和他人的关系,和她与妈妈的关系是一样的,惧怕又疏远。

  她自曝:“妈妈很凶很严厉,常常会打我,我听到妈妈的脚步声从楼梯上来,越来越近,好像魔鬼的声音一样,她要来揍我了,完蛋,她要来掐我。”

  陈乔恩说这段话时,甚至条件反射的突然吓一跳,回头看妈妈在不在。

  可见童年频繁的挨打经历,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孤僻”其实是她没有安全感的伪装色。

  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进入社会后,和他人的关系很融洽,积极得像太阳;

  而有些人则关系疏离,习惯独来独往,追本溯源,取决于他们幼时是否构建好了安全感。

  内心没有构建起安全感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很难找到自己的价值。

  而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犹如高楼大厦打下坚实地基,永远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应对各样的未来。

  3-6岁

  孩子塑造性格的最关键时期

  很多人觉得,孩子年龄小宠不坏,长大了懂事就好。

  真不是这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旦孩子的脾气性格形成,后期想要调整是很难的。

  同样,想让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的性格,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之前热播剧《知否》里,明兰的决断和气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8岁前母亲对她的性格培养。

  给她讲《战国策》,塑造她有远见的格局;教她投壶,培养她迎难而上的个性;教导她要行事稳重,不听时也是循循善诱,从未苛责。

  有人质疑,母亲不过养育她八年,对她的性格影响能如此之大?

  是的,3-6岁,是孩子性格及行为习惯培养最关键的时期。

  哈佛大学研究证明,孩子85%以上的性格,想法和行为方式,都在这个阶段形成。

  那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格训练呢?公安大学心理学李玫瑾教授给出六大建议:

  抑制任性:3岁前后要对孩子说“不”;

  鼓励沟通:鼓励说出理由,并要听别人的理由;

  延时满足:购买玩具延迟,努力才能获得;

  克制冲动:给予诱惑,令其进行自我克制;

  防止自私:食物分享,替人考虑;

  防止娇气:跑步和游泳练就性格坚毅。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自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不过是命运多舛,幼时越拥有健全性格的人,成年后越能以好心态应对人生。

  4-7岁

  孩子潜能开发最迅速的时期

  《捕捉儿童敏感期》提到,部分孩子在4-7岁,会陆续出现书写、绘画、数学逻辑等敏感期,突然对某种行为有着持续的热爱。

  敏感期,其实也是对“天才”的科学解释。

  比如曹植7岁写诗;白居易6岁作诗;莫扎特5岁作曲,6岁主演音乐会;数学家高斯3岁掌握心算,5岁能解复杂的方程式。

  与其说他们是天才,不如说,是父母及时发现了他们对某种行为有着持续的热爱。

  也就是在他们出现作诗、音乐、数学等敏感期时,父母加以引导,培养兴趣,挖掘出天赋,从而养成天才。

  绘画大师毕加索,3岁时把早上吃过的馅饼画成一个螺旋桨状的东西。

  家人并不觉得特殊,但父亲认为儿子具有绘画的天赋,他把儿子的画全部贴在墙壁上,还把儿子画的线条做了合理的变形,以此来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 

  在爸爸的刻意培养下,毕加索从小就痴迷绘画,后来成为天才大师。

  5岁的牛牛曾对画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或许那正是他的绘画敏感期,如果妈妈能及时引导,培养兴趣。

  对牛牛来说,不一定能挖掘出某种特长,但至少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或许也能缓和他性格上的一些暴躁。

  当然,并不是孩子出现敏感期,就意味着具备某种天赋。

  只是作为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孩子的意愿之上加以引导,针对性的培养,对孩子的潜能开发是事半功倍的。

  7岁后培养就没有意义?也有,只是事倍功半。

  科学研究证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岁到7岁间获得,剩余的20%则在7岁到17岁之间获得。

  简言之,七岁前是孩子智力开发及潜能发掘的最关键时期。

  七岁看老,并不是指孩子7岁以后就可以放任不管,而是指父母的管教是有有效期的,一旦错过孩子前七年的成长黄金期,父母再试图教育,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请父母一定要在前七年,耐心陪伴孩子生根发芽,帮助孩子稳稳扎根。

  然后,用爱引导,慢慢等待孩子长出生命里的繁花似锦!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亲宝宝育儿”,ID: qbaobao6,分享最新鲜的权威育儿知识 、婚姻家庭感悟,科学育儿路上,陪千万父母一起成长。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免费体验课 素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