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学
毁掉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就是让他太忙
2020-09-15 15:58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男孩派
再次被击中了内心!
12岁,正是孩子专注学习和快乐玩耍的好时候。
可这个12岁的少年,却每天晚上准时来到火车站的空白广场上,直播唱歌。
他直播的设备很简陋,只有一台电子琴,一只麦克风,和两台手机。
但他独具的年龄“优势”和算得上有天赋的歌声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可我在这个少年眼里看到的风尘和疲惫却是那么的真实,那么地令人心疼。
他叫舒奥华,父母离异,一直跟着妈妈艰难的生活。
在别人的推荐下,他接触到短视频平台。
并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积累了40多万的粉丝,成为一个小网红,也成了整个家庭的顶梁柱。
他白天在校学习,晚上去火车站广场唱歌。
小小年纪的他,忙到不敢休息,不敢停下来。
因为妈妈没有工作,他直播的收益就是全家人的收入。
他偷偷攒钱,但很少给自己花。
因为他要等到妈妈特别困难的时候,投资给妈妈还信用卡卡债,或是在妈妈手头紧的情况下给哥哥发生活费。
他还是个孩子,却成了全家的主心骨。
他的梦想是当个音乐家,目前却只能是赚钱养家。
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妈妈新交男朋友的捣乱更是让这个12岁的孩子忍不住崩溃:
“我有好几次都想哭,我都藏在心里,没有哭出来。”
看着他趴在妈妈怀里大哭的样子,真是无比心疼。
同龄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谋生,他就已经扛起了40岁中年人的人生。
同龄的孩子还在被爸爸妈妈宠着,护着,他就已经透支了童年的快乐。
他音乐家的理想在直播中得到了肯定,同时也在赚钱的直播中渐渐模糊,就
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在直播中,我感觉自己像个小丑。”
想起巴尔扎克曾说过的一句话:
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如果一个孩子的童年只剩下摆脱不掉的压力,停不下来的心酸。
那么,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场劫难。
记得有人说过:
父母毁掉孩子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逼孩子赚钱,一种是逼孩子一直学习。
前几天,微博博主游识猷分享了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在家里装了个云台摄像头。
她通过手机远程监视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是否按时读书,坐姿是否端正,甚至
还会冷不丁地通过摄像头的对讲功能喊话:
“你在看什么书啊?怎么又在看动画片?”
这熟悉的一幕,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自己。
自从儿子上小学后,我就巴不得儿子长在书里。
只要儿子拿起iPad,我就灵魂三问:
“作业写完了?课文背了吗?字练了吗?”
只要儿子囔囔着想要出去玩,我就开始扫兴:
“还玩呢?你张阿姨家儿子又是第一名,你呢?”
儿童心理学家埃尔凯德早在80年代就提出过一个术语:
“繁忙儿童”。
讲的就是:
父母对孩子学业成就的渴望,让他们把孩子“急推”过孩童时期,从一门课程急推进另一门课程,很少给他们休息和游戏的时间,却忘了他们还只是孩子。
确实。
我特别希望儿子能够像个“陀螺”一样,一直学习而不知疲倦。
只要儿子稍有松懈,我就浑身充满罪恶感:
“如果我偷懒,如果我纵容孩子,我就会害了孩子。”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说:
父母的焦虑症,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通过调查发现:
周一到周四,家长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的占到61.7%。
双休日布置作业的占到75.5%。
周一到周四晚上开始参加培训的占50.0%,甚至20.1%的学生参加2个以上的培训班。
周五至周末,没有参加培训的仅8.8%,参加2个班以上的70.9%,三个班以上的占到44.6%,甚至有4.7%的同学参加5个班以上。
“全民抢跑”的时代,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认输。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于是,很多父母选择牺牲掉孩子放松休息的时间,侵占孩子自由安排的时间,压榨孩子仅有的喘口气的时间……
只要成绩出彩,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上海一位68岁的退休教授曾经写过一篇《牛蛙之殇》。
全文6000多字,字字诛心。
为了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老教授的外孙三岁就开始接受“牛蛙教育”。
别人的三岁还在咿咿呀呀,老教授的外孙已经步入各种培训机构念起了ABC。
外孙的妈妈还用各种跨越年龄层的知识填满了外孙的每一天。
甚至对外孙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都设置着不同的考核,她教给孩子的第一个单词就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
遗憾的是,如此高强度高密度的未雨绸缪,不但没有把老教授的外孙送进“四大名校”,还让老教授的外孙患上了抽动症。
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很难治愈,医生建议,只能从心理着手。
现实的耳光打过来,老教授一家终于明白:粮仓里的老鼠不怕人,但茅厕里的老鼠怕人。
三年以来,他们一直做着把孩子从粮仓送往茅厕的愚蠢之举。
泰戈尔曾说过:
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制这种爱是不明智的。
《隐秘的角落》中,张朝阳的妈妈不准他社交,不准他学习退步,过高的期待和令人窒息的控制让张朝阳的内心渐渐扭曲。
《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一直认为成绩重于一切,名校重于一切。
英子最爱的乐高不可以玩,英子感兴趣的天文不准学,在渴望和妥协的矛盾中,英子患上了抑郁症。
《三十而已》里的陈屿,小时候一边照顾闯祸不断的弟弟,一边承受着妈妈的期望和冷漠。
童年的委屈和伤害让他像一个被压迫了太久的孩子,他冷暴力,他执拗、他冷漠、他更愿意躲在屋子里伺候鱼缸里的热带鱼。
哈里.哈尔洛的猴子实验也在告诉我们:
如果不能精确解读你的孩子,误解他们的信号,或者给他们的爱太少。
几十年后,他们就很可能会走进心理治疗诊所,坐在沙发上,靠着一盒纸巾,声泪俱下地回忆着妈妈对他做了什么,爸爸又没做到什么——每周50分钟,有时长达数年。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如果你不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
把孩子的时间压榨到极限,孩子没有喘息的时间,也就没有滋养心灵的机会。
没有心灵的丰沛,一切教育都是纸上谈兵。
西方“健全的教育体系”中有一个观点,至今令人醍醐灌顶:
什么是健全的教育?
就是童年属于自己,中年属于自己,老年还属于自己。
培养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有时间成长。
把孩子禁锢在四尺见方的写字桌上,没有带他看过真正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孩子永远体会不到什么是海阔天空任你飞。
把孩子监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让孩子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学习机器,孩子永远也无法爱上学习。
让孩子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重量,不仅掠夺了孩子的心力去完成自己的发展需求,更让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不安全感和无助感。
挣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失去的天真与快乐。
得再多的奖状,也弥补不了孩子被剥夺的稚想和希望。
尹建莉说:
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童年是孩子人生中最充足、最优美、最属于他们自己的时候。
童年的经历会不知不觉地决定孩子整个的未来。
把彩色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把选择还给孩子,把属于孩子的快乐还给孩子……
孩子的心灵多一份外界的补给,就多一份直面未来的勇气。
孩子的人生多一种体验,就多一份驾驭人生的底气。
让我们的孩子有点空闲、有点爱好、有点私人时间……
孩子的“圣殿”被滋养,我们的愿望才能成真。
本文作者:夏天。本文系男孩派原创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