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郑州新东方学校>学前教育>正文

倪萍“劝”儿子在家玩游戏:关于网瘾,1000万父母都错了

2020-05-25 11:06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刘娜

学霸养成工具箱
家庭教育 小学辅导 家庭教育集训营限时免费
中考干货 高考干货 考研备考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中小学线上免费课

有个读者留言,说她家5年级的神兽,在家上网课时,用她的手机玩网游,偷刷近5000元。 “我一个月工资也就两三千。”她的银行卡没有开消费提醒,她和丈夫都要上班,只能留孩子一个人在家上网课。 相比5000元的损失,她更大的担忧,是已有了网瘾的孩子,日后一旦脱离掌控,就可能以更大的瘾,做出更疯狂的事儿。 现在,他偷刷老娘的银行卡,将来,谁知道他会不会抢银行?

这个咨询,让我想起前两天前,微博上有个姐姐的求助: 她14岁的弟弟,正读初中。从过年到现在,利用上网课的机会,往各种各样的网游里充钱,竟然偷了父母高达17万元。 

这个姐姐说,这些钱是父母贷款做小生意挣的,来得非常不容易。为证明自己所说的属实,她还贴出了7页转账记录—— 

这两个案例中,问题的根本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痴迷网络游戏?一次次偷父母的血汗钱,一掷千金? 仅仅因为,孩子贪玩不懂感恩吗?仅仅因为,网游商家没有良心吗?仅仅因为,底层人家搬起砖头无法管你,放下砖头无法养你吗?

网瘾,是一种病吗?

 网瘾,学名是“网络成瘾综合征”。 有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中学生中,有18%的孩子,都有网瘾。 对此,我要旗帜鲜明地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 我不赞同,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后,从此认为他有病,然后把他归入不可救药的堕落一族。 有时候,标签,就是歧视,就是排斥,就是把孩子从我们身边推开,盲目断定他是个十恶不赦的怪胎。

为人父母,我们要看见的第一条是: 所有痴迷网游的孩子,都有心理问题。而所有的心理问题,本质上都是关系的问题。 所以,解决孩子沉迷网游的问题,不是诋毁或殴打,或送到杨永信那儿,解决掉孩子。 而是,解决孩子周边的关系。 这一切关系中,最最重要的,恰是孩子和父母的关系。 

沉迷,是在找什么? 

儿童心理学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认知:所有儿童的问题,都是关系问题。 是的,所有。 用这个认知,去观察沉迷网游的少年,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有沉迷网游的少年,和父母的关系都有问题。 孩子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每个人成长中,最该得到的两个礼物: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他不知道自己在父母那里是否重要,或者他已经确认自己在父母那里不重要;他无法从真实的家庭氛围里,感受到爱和包容;他睁开眼看见的就是父母麻木冰冷的脸,或者是远在他乡的父母模糊抽象的脸。 那么,在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他会沉迷网游,借此寻找“精神上的父母”。 

因为,他渴望去虚拟世界里,和某种事物建立强韧链接,感受那种被需要、被惦记、被关注、被肯定的满足感。 网游本身的诱惑性和刺激性,会给他加倍的体验。 沉迷,一再沉迷,反复沉迷,就成了他孤独的救命稻草。 

控制,到底有用吗? 

发现孩子沉迷游戏后,100个家长,99个的做法,是控制。 没收手机,掐断网络,实施监控,在反复说教中,不停给灌输给孩子“玩游戏是罪恶的”羞耻感。 不少家长甚至还通过哭诉、谴责、自残的情感绑架,用自己最糟糕最崩溃的一面,恐吓孩子,远离网络和游戏。 这些方法,有用吗? 从短期效果看,有用。从长远目标看,没用。 为此,我举两个例子。 我有个亲戚,家庭富有,但孩子迷上网游。为此,她一气之下把家里两台电脑都送了人。但12岁的少年,为上网,学会了逃学,学会了偷钱,学会了离家出走,学会了去黑网吧。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之前采访中遇到的: 同一个班级的两个男生,经常聚到一起打游戏。父母们为了制伏他们,说服学校把他俩分到两个班级。 某个上学的清晨,两个少年约定,在校门口躲开家长的视线,偷偷溜出去上网。两天后,他们的尸体在郊区被发现。 深夜从黑网吧出来,他们遇见了彪悍的变态狂。歹徒把他们性侵后又杀害。

说这两个故事,绝非为吓唬人,而是为阐释这样的事实: 父母控制得了一时,控制不住一世。 当我们焦虑狂躁地控制孩子时,所传递的极大负能量,会让冲动鲁莽的少年,为了反控制,铤而走险地踏上不归路。 直至,我们追悔莫及。

恐惧,在害怕什么? 那么,面对孩子玩网游这件事,父母到底在恐惧什么? 作为一个家有神兽的老母亲,我个人最深的体会是: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反对孩子玩游戏,但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孩子一旦玩起游戏,会毫无节制地一直玩下去。 没错,我们担忧的,是孩子的自控力。准确地说,我们害怕孩子失控。或者说,我们恐惧孩子的失控,让自己失控。

这恐惧,源自爱。只是,这爱里,也有不经推敲的偏见。 假如,我们的孩子每天学习12个小时,我们不会给他贴上“学瘾”的标签,嘲笑打击他,反而以他为骄傲。但,如果我们的孩子,每天玩2个小时的手机还停不下来,我们为什么会给他戴上“网瘾”帽子,羞辱他仇视他呢? 因为,我们的潜意识,还有世俗的驯化,让我们断定:学习是正确而积极的,游戏是错误而堕落的。但,回忆我们自己的成长,在没有网络的年代,我们对电视、露天电影、玩弹珠、滚铁环的痴迷,还有至今想起童年忍不住嘴角上扬的沉醉,都会让我们察觉这样的真相: 我们都玩过游戏,但我们都没有疯掉。不是吗?!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那个年代,同样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的父母,顶多认为孩子起早贪黑地疯玩,是调皮捣蛋,不会贴“上瘾”的标签,认为那是堕落,进而气急败坏。所以,童年的我们,在玩这件事上,并没有强烈的羞耻感和负罪感。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管是玩天然的游戏,还是玩网络游戏,都未必会毁了他,但对父母的愤怒产生的毒性羞耻感,却会。 想当然地认为网游堕落,并把偏见投射到孩子身上,才是我们这代父母,面对网络长大的孩子,最该反省的地方。

平衡,怎么才能做到? 那么,就此放任不管,让孩子敞开随便玩游戏? 当然不是。 倪萍提到儿子的成长时,说到这么一个细节: 她儿子有段时间,因为痴迷游戏,不愿去上学。倪萍说,好,你不要上学了,你就在家玩游戏。 孩子开心得不得了,晕天昏地玩下去。他不吃饭,不管他。他不睡觉,不管他。 作为妈妈,虽然倪萍心里也有一万个想管他的念头,但她知道,自己一旦管,就失败了。 几天之后,孩子主动把游戏机还给妈妈:“没什么意思,我还是去上学吧。” 上学后,儿子偶尔还会玩游戏,但不再痴迷。他体验了那种彻底沉迷的触底体验,也发现妈妈不管自己也没多快乐,反而在“不好”的真实感受里,调试自己,回到现实,担起责任。 满足了,才不会匮乏。得到过,才不会好奇。

所以,相比打压、控制、要挟、殴打,怎么结合自家实际,在学习和游戏之间,探索出一条平衡路,才是我们最该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真正认识到:父母改变了家庭关系的模式,关系中最幼小的那个人——孩子——才会真正持久地改变。

复盘,什么才是原点? 为改善家庭关系,我们有必要回到源头,把孩子沉迷游戏这件事,再复盘一遍。 在孩子成长中,我们没有给他充分的安全感,没有让他感受到被重视,也没有让他对我们形成信赖。 他失去了和我们的连接。 但人性渴望归属的本能,让他必须抓个什么,满足匮乏的内心。 游戏,就成了孩子心理上的妈妈。 发现孩子沉迷游戏,或有这样的苗头后,我们将这归因于手机的错、网游的错,武断地打压孩子,藏起手机,卸掉网游。 孩子在不被理解的孤独中,决定铤而走险。 他要么假装听话,背地里继续偷偷玩游戏。要么和我们公开宣战,偷钱或离家出走玩游戏。

我们在失控中,彻底站到孩子的对立面。孩子在叛逆中,彻底站到学习的对立面。所以,要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父母必须改变自己。

归宿,要怎么做? 

网络时代,没有人可以把孩子锁进真空里,永不接触网络。也没有人能监督孩子一辈子,从来不让他接触网游。 为人父母,我们终其一生,能做到的,其实不过两点:

 ●正视自己的问题,潜移默化中,用正能辐射孩子。 

●看见孩子的需求,接纳靠近中,让孩子管理自己。 

具体到孩子沉迷网游上,可以拆解如下:

1、撕掉标签,让孩子拥有现实的妈妈 沉迷网络的孩子,是在抓住网游这根救命稻草,向父母发出呐喊: 看见我,陪陪我,听我说,理解我,不要抛弃我,我是需要你的。 

为生计辗转的父母们,有多少人能从孩子沉迷游戏的孤独身影里,懂得并做到: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游戏,就是父母陪他做过的微末小事,走过的山水花田,见过的人情世故。这些回到现实中,和人产生连接的真实欢畅的游戏,在孩子心头培植的坚韧向上的信念,藏着一个人未来的天地和奇迹。现实关系的富足,才是真正的精神滋养,才是虔诚的信仰力量。

2、放下诋毁,和孩子真诚地沟通 比不让孩子玩游戏更让孩子伤心的,是诋毁或污名化孩子钟爱的东西。 因为孩子玩游戏,不少父母一怒之下摔了电脑和手机。由于玩手机引发的孩子跳楼、自杀等一系列悲剧,也提醒我们:这种借助家长权威的霸权和震慑,远比孩子沉迷游戏更恶劣。

网络,游戏,都是中性词。 贪玩,探索,才是小孩子。 父母对待网络和游戏,有多客观,某种程度上,孩子就有多自律—— 慈悲的父母,如何看待万物,决定了他会如何看待孩子。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又决定了孩子是站在对面,还是站在身边。回想孩子沉迷游戏的过程,我们才是始作俑者。所以,告诉总想玩手机的孩子,他的沉迷里,我们也负有很大责任。我们承认之前的错误,用真正的改变,向孩子道歉,孩子才会在看见我们的诚意中,主动改变。摒弃沉迷,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

3、不要去堵,和孩子签约遵守家庭是个讲爱的地方,爱需要耐心和方法。 根据孩子的学业,在保护视力的情况下,和孩子签约时间管理。 比如,每周两天可以玩游戏,一次可以玩20分钟。或者每天写完作业,可以玩10分钟游戏。 规则就是合约,制定了就要遵守,不遵守就要惩戒。 怕就怕,家长面对自控差的孩子的死缠烂打,一次次没有原则,放开口子,让孩子自小就觉得,规则可以随意破坏,由此变得更加失控。 

不管是哪种方法,真正做好,一直做下去,都不容易,都需毅力。但,教育本来就没有捷径可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父母来说,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为了孩子,家长要去做个人。 最后,对于那些不想改变自己,不想修复关系的父母,我还想再说一句: 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就避免最糟的结果。即便,你一时无法帮孩子戒掉沉迷,也该去善待你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健康而稳定的关系,才是冷酷仙境和世界尽头里,不灭的希冀。

闲时花开,作者刘娜,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

免费预约小学学习规划
学霸养成工具箱
家庭教育 小学辅导 家庭教育集训营限时免费
中考干货 高考干货 考研备考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中小学线上免费课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免费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