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学
豆瓣9.1,火爆10年的纪录片:那些不读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2020-05-18 10:37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2009年,有一部现象级节目首播,它就是香港纪录片《穷富翁大作战》。10年来,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豆瓣评分也一路高涨,三季分别为8.9、9.1、9.1。
它用抽丝剥茧的笔触,探讨贫富差距背后的原因,试图找到一点解决问题的线索。它用真人秀的方式,呈现了意气风发的富翁,被抛入一无所有的境地后的生活状态。这两天,我一口气看完17集纪录片,内心充满一种无法形容的悲伤。为分配不均的资源、为代代遗传的贫穷、为没有选择的人生、也为孩子们摇摆而模糊的未来……社会就是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有时候,我们拼尽全力奔跑,也只不过是抵达了别人的起点而已。
尽管心有不甘,但我们必须承认,要想跨越固化阶层,除了努力读书,没有更加容易的路。就像田北辰说的那样:“这个社会正极严厉地惩罚读不成书的人!”这话听上去虽然残酷,却是无可回避的事实。
努力工作,就可以摆脱贫穷吗?参与测试的15位社会精英,没人真正体会过贫穷的滋味。在他们的认知里,贫穷并不可怕,努力工作就可以摆脱。他们要么从小衣食无忧;
要么财大气粗;
不是有想法就去做;
就是有乐就要及时享;
总之,他们过往的人生体验,除了辉煌,就是成就,除了幸福,就是甜美。当节目组收走他们的信用卡和现金,他们也是信心十足:“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然而,当初的豪言壮志有多“轻狂”,日后的“打脸”就来得有多疼。JuJu来到香港十八区里最贫穷的地区——深水埗,和一个单亲新移民家庭生活五天。她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住宿。从原来的豪华别墅,到不足10平米的板间房,她只感觉逼仄和压抑:“一睁开眼,就有东西挡着。”
她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工作。因为新移民家庭没有学历,语言也不通,只能做最低下的工作:到茶餐厅洗碗和做服务生。她清晨6点起床,忙到晚上7、8点才能回家。JuJu在餐厅端盘洗碗,仅仅工作了两个小时,就感觉又累又饿,差点昏倒。
当她看到其他洗碗工从早到晚都在忙碌,没有一刻放松,却只能拿很少的工资,她原来的认知动摇了:“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多劳动,但收入真的很低,对他们实在不公平。”不仅如此,在孩子教育方面,JuJu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贫穷家庭,照理来说会更重视教育,可是他们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8岁男孩信誓一个人在家,依靠20港币解决两餐,没人督促他学习。JuJu辅导了一个小时,信誓只学会了三个英文单词“they、we、you”,并且,连单词意思都不清楚。
这样的情况,令JuJu又气又急,十分沮丧。这样的情况,又何尝不是很多底层家庭的真实写照?
因为生活捉襟见肘,父母没时间栽培下一代;因为各种诱惑太多,孩子没法专心学习。
当一个人处在贫穷和没有学历的境地,不是努力就可以改变,也许世世代代难以翻身。哈佛毕业生田北辰,成了一个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不到2平米的笼屋,连腿都伸不直,在他看来“根本不该住人”,当地居民无奈叹气:“我们没有选择。”田北辰在大街上运垃圾、洗垃圾桶,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没有任何盼望,整日只想吃饱饭,原有的斗志也消失殆尽。
一直践行“煮食”理念的琳琳,同样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她希望帮助底层家庭烹调美味又有营养的菜式,但走进厨房就吓了一跳:“只是一个有水龙头的地方,放置了煮火锅用的燃气灶。”弹幕里有句话让我忍不住红了眼眶:比起其他底层家庭,这已经算好的了,至少有厨房和厕所。琳琳要用每天50元钱,负担小娴一家三口和自己的生活。当了解到后者每天吃饭没有讲究,只是填饱肚子足矣;当琳琳建议小娴先把节瓜炒一下再煲汤会更美味,对方说这样太浪费燃气——琳琳才发现自己的认知太过理所当然:对于底层人民来说,有个住所已是万幸,能吃饱更是奢侈,法式大餐和营养搭配,只能算作天方夜谭。富二代Eric的经历,在节目中算是相对励志的。他变成了街头流浪汉,每晚都睡不好,仍然积极推销自己,找工作谋生。只是生活从来没有一帆风顺,他好不容易当上外卖小哥,不到五个小时就被辞退了。他找到一份扛报纸的零工,累到满头大汗却只赚到10块钱,吃顿饭都不够。种种不如意面前,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千万富翁,也不得不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像一个只会把笔不断削短的铅笔刀,不会把笔削尖,只会削到只剩橡皮,像软皮蛇一样能吃就能、能睡就睡。”
当你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特别心酸?有位工作人员说,Eric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还能想办法找到工作,很多人没有学历、没有能力,只能混吃等死。这个事实,才最扎心。
我们决定不了出身,还能做什么?经济领域上有个二八原则,说的是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财富。有机构做过统计:那些低学历、低技术水平的人,很大概率只能从事低回报工作;没有知识和一技之长的人,则只能被挤压在社会的底层,很难翻身。如果日复一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人就会变得沮丧无助,最终失去向上的斗志,活得没有尊严。你也许会问,既然贫富不均的现状这么难改变,既然出身决定命运,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努力读书。要想跨阶层脱贫,要想活得有尊严,一个人必须读书。努力读书不一定会成功,但它可以让你跳出绝望的环境,带来一点点翻身的可能。纪录片《穷富翁大作战》第三季中,请来了“补习天王”伍经卫。他的成长经历非常励志,以五万元开补习社起家,经过努力打拼,成为有13间分校的大型补习学校。参加节目前,伍经卫的理念很明确:读大学不会让你脱贫,但至少要做到这一步,才有机会脱贫。
参加节目后,他的想法更加坚定:教育是解决跨代贫穷的不二法门,更是今天社会最基本的入场券。拥有大学学位,是这个社会最低的门槛。以我国2018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排行榜为例,月薪排在前20位的毕业生,85%毕业于985、211院校。
网上曾晒过一张饭局图,一众商业精英,都毕业于名校。他们因为读书所积累的见识和格局,足以让他们掌握更多资源,实现更高追求。美联储St.Louis 分部统计过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者(>40岁)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净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比例的关系。数据显示,绝对财富的级差比收入级差来得更加触目惊心。硕士学历以上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百万富翁比例,整整高了30倍。
看了这些数据,你还会认为读书无用吗?读书,不仅仅是我们摆脱现实桎梏、冲破固有阶层的那条最简单的路,它还是我们过上梦想生活、拥有选择权利的那项最明智的投资。幸运的是,随着人们认知的提升和政府的重视,我们每个人面临的读书的机会,比以前更容易实现了。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能努力读书,一步一步向上走,不断积累学识和能力,他就会逐步打破阶层桎梏,拥有议价的能力,无论是面临就业、交友还是强大家族的情况,都能自在从容。如果你的家庭世世代代都读书,也会由此一点点积累财富,最终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让你的子孙后代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最后,和大家分享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我们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在于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做着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生活在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孕育着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涵养。”因此,在能读书的年纪,千万不要蹉跎光阴,在该“投资”的年岁,千万不要浑浑噩噩。与你共勉。
本文作者:许小猫,又名原心。高校教师,二孩妈妈,十点读书、凯叔讲故事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愿和你一起以理性看世界,以温情暖人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