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学
6年跟拍3个孩子的挣扎:什么前浪后浪,都得先翻父母这座山!
2020-05-13 09:47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白芥子
这个五一假期,最火的莫过于某站的一段名为《后浪》的营销视频了。有趣的是,尽管视频对当代年轻人用尽了溢美之词,大量的年轻人并不买账。他们觉得自己只是被代表了,表示“没有共鸣”。
还有一位95后的网友写下这样的观后感:看第一遍心潮澎湃;后面再看,发现宣传片里的后浪可能更适合形容那些“精英”。人和人之间的壁垒真的能轻而易举被打破吗?到这里,整件事就有些悲伤了。没错,细看视频中所展示的年轻人,多半是家境不错的城市孩子。他们之所以成为视频里“光鲜的、富有选择权的、自由自在的”人物,多半是因为他们有着努力供养他们的前浪爸妈,为他们铺了路。更多的孩子是没选择权的。他们没有做喜欢的事的权利,没有随时出去旅行的自由,生活中也缺乏高科技的生活内容。他们中的很多人多半中学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好一点的读完了大学,但也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只为在大都市里能换得一席立足之地,丝毫没有任性和潇洒的自由可言。因此有人感慨:假如人生是一道题目,那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有家庭优渥的孩子,在他们眼中,这世界才是一道多选题。听来难免悲观,可似乎又很有道理。
想起导演郑琼曾经花6年时间跟拍的那部名叫《出路》的纪录片,探讨的就是不同家庭出生的孩子,命运的差异问题。三个孩子的年龄相仿,差距却是十万八千里。第一个主人公,是来自甘肃的马百娟。第一次出镜时,她12岁。同龄人这个年纪都该小学毕业了,她却才读二年级。家贫,一家子住窑洞里,全家年收入不超过一千块人民币。全家一年的开支,不多于一百块。
出生于这个家庭的马百娟也是有梦想的:她想去北京念大学。尽管她从未去过北京,到过最远的地方,不过就是家附近。北京终究没去成,15岁那年,她辍学了。试过去城里打工,无奈年龄太小,学历太低,连一份前台的工作她都找不到。
两年后,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嫁人生子,成为了这个女孩唯一的出路。
第二个主人公,是来自湖北小地方的徐佳。他第一次出镜时,19岁,正在第三次复读、备战高考。复读期间,他因严重焦虑和高度压力,一度出现“冒汗”“手抖”,做不了事、学不了习的现象。
但他最终还是跨入了大学校门。考进大学,是徐佳人生的最高目标,亦是他父母对他的最大期待。
徐佳大学之后的人生,是你我所熟知的:找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研究着成功学的套路,努力挣钱、买房、养家,迈入人生约定俗成的下一阶段。整个过程中,他一刻不停地在向前奔跑。因为他看过自己的父母在大城市求生存时,艰辛异常、受尽冷眼。所以,他必须每一步都走得格外用力,只为了让自己、自己的下一代过得稍微体面一些。
第三个主人公,是来自北京的袁寒晗。她读着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由着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走在文明和时尚的最前端,就像《后浪》里所展示的那种光鲜青年一样。
然而,在读完美院附中后,袁寒晗选择了退学。毕竟是搞艺术的,退学好像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家人继续支持她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包括搞艺术,开酒吧,去性用品店做兼职销售,以及去德国读书、混日子。
最后,实在太无聊,袁寒晗注册了家艺术品投资公司,自己当起了CEO。看完纪录片后,几乎所有人都感慨,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抵达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阶级固化太严重了,难呀。但这般消极的说法,真的对吗?
在西方社会,的确阶级固化很严重。他们的社会中,有大量的个人财富不是奋斗来的,而是通过继承得来的。巨额财富和资源不断在少数人手中累积,滚雪球一般不断翻倍,导致穷者愈穷,富者更富。
但中国还是不同的。单看《出路》这部纪录片。袁寒晗们跟马百娟们的境况,差得的确很多。贫富差距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且越来越多。但是,机会同样也很多。无数通过自己努力,走出底层、最终在大城市立足的徐佳们就是明证。2017年就有统计数字显示,大专学历者和本科生,平均起始月薪都在三千多,但工作三年后,本科生平均涨薪三千多甚至更多,而高职大专生的薪资却徘徊在五千多上下。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再看一组数据。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大学生的比例低于10%。全国21岁的同龄人中,71.8%的人没考上大学,50.8%的人没考上高中,6.7%的人甚至连初中都没有上下去,这可是义务教育啊。显然,不是社会上没有机会,而是很多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拱手丢掉了机会。纪录片中的马百娟,就是个典型例子。事实上,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导演郑琼特意联系了捐助人。捐助人表示,愿意捐助马百娟读完大学。可是,当导演把这个好消息带到马爸爸面前时,对方却表示,该让马百娟的哥哥去读书。于是,马百娟的哥哥也成了捐助对象。但讽刺的是,马百娟的哥哥很快读不下去,干脆退学了。随后,马百娟也退学了,因为父亲不赞成她读书,母亲期望她早些嫁人。因为习惯了生活在泥泞里,因为视野局限于窑洞的那一块方寸天地里,所以这个女孩在辍学后,连一丁点儿抗拒和愤怒都没有。
相反,徐佳却紧紧抓住了受教育的机会,亦得到了父母的有力支持。哪怕在复读期间,徐父因病去世,坚韧的母亲也没有催促儿子辍学打工、挣钱,而是要求他安心继续念书:“现在都这样了,还能怎样呢?”总要试试吧。原地躺着,就哪里也去不了。试一试,至少可以距离目标更近。结果证明,徐佳做到了。尽管他与袁寒晗之间仍然是有很大差距的。但到了他的下一代,这个差距就会小一点,再小一点。总之,绝对不会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
回过头再去看整部《出路》,给我们的启示究竟是什么?
1、父母,不要成为孩子无法翻越的第一座山徐佳的个人努力的确很重要,但来自父母的支持和期待,同样重要。马百娟们若有徐佳那样的爸爸妈妈,无条件支持孩子读书,奋斗,少给孩子限定,那么马百娟的路定然是不同的。做父母的或许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经济条件,但至少我们不要成为限定孩子的那把锁,或者无法逾越的那座山。不要对孩子说“这就是你的命”,不要认为孩子生来就无法跟别人比,父母打破脑中的限制,孩子才可能有机会,追求一个更多可能性的未来。就像《出路》导演郑琼说过的:“不要说你20岁,哪怕30多岁,你还是要挖出植在脑子里的一坨坨屎,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2、父母还可以努力把自己变成孩子脚下的梯子整部纪录片没有探讨任何的育儿技巧,但是里头却藏了一个特别深刻的育儿道理,那就是:父母是什么人,远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父母是文盲且无知(马百娟父母),那么孩子多半逃脱不掉在底层的泥泞里求生的命运;父母见过一定世面,对自我局限有一定的认识,却又不断地在努力着(徐佳父母在外务工,见过诸多人情冷暖),那么孩子即便起点很低,却能够朝着光亮的地方前行。因为父母努力的背影,就是孩子最好的指明灯。我们再假设一下。假如马百娟们有一个在外头东奔西跑、干事业的妈妈,那么嫁人就不会是她的唯一人生目标。假如她有一个坚持学习和成长的爸爸,她就不至于早早辍学,甚至硬生生放弃了外部援助自己的绝好机会。马百娟们活生生又血淋淋的故事,其实告诉了我们最朴素却又最重要的一个育儿法则。那就是,我们可以不用了解那么多的育儿道理,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身教。
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的:“教诲是条漫长的路,榜样是条捷径。”虽然当今社会,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但不可否认,机遇同样大量存在。作为父母,我们能够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莫过于不断的自我成长,更少的自我设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你的局限,也可能成为孩子的局限。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孩子的人生起点。与所有父母共勉。
本文转载于积木育儿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