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郑州新东方学校>学前教育>正文

封城77天,武汉终于解封,但一切远未结束

2020-04-09 09:49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刘娜

学霸养成工具箱
家庭教育 小学辅导 家庭教育集训营限时免费
中考干货 高考干货 考研备考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中小学线上免费课

昨天0点整,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到4月8日,武汉解封,过去了77天。 这77天里,作为中国疫情“震中”的武汉,以摁下暂停键的隐忍,历经了惊慌错乱和生离死别,体味了歧视偏见和大爱慈悲。也以群体互助的坚韧,书写了中国抗疫的样本,迎来了云散月明的暖春。 站在4月8日的时间节点上,回想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谈到武汉,几度哽咽,双眼含泪: “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武汉是能够过关的。” 如今,过了关的武汉,付出了惨痛牺牲,也变得更加英雄。 只是,关于解封,武汉之外的很多人,还有不少疑惑和担忧: 

●为什么要在这时候解封? 

●武汉真的安全了吗? 

●打开城门会不会导致疫情反扑?

别着急,了解下面7个常识,你就不会误解今日武汉,也能尽快走出疫情误区。 

为什么这时候打开城门?

武汉为什么这时候打开城门?这一切,都是国家根据疫情数据的科学评估。早在3月中旬,国家卫健委就发文表示,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过去,以武汉为主战场的战役,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 3月17日,驰援武汉的41支医疗队踏上返程。自3月24日起,武汉连续多天保持零增长。3月25日,武汉多地降低疫情风险指数。 这就意味着,原是疫情震中的武汉,在历经两个多月的抗疫后,已把病毒这头魔兽关进了笼子里。 同时,作为中部地区最大都市,九省通衢的武汉,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武汉有着1000多万人口,他们都是需要谋生,需要挣钱,需要活命的人。

武汉解封首日所以,武汉解封,不仅是国家大交通大复工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为了全国这盘棋,牺牲太久的这城市的人民所需。他们需要尽快走出悲伤,尽早开始行动,尽力重燃希望,做好灾后重建。 

解封是否意味着自由?

4月7日夜,在武汉即将解封之前,湖北省政府发布通告提醒: 4月8日零点,撤出武汉市交通管控卡口,恢复铁路、民航、水运、公路和城市公交运行,但是各个社区和各个小区的管控,依然严格:“严格出入人员管理,实行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 非必要不出小区,不出市,不出省,尽量减少出行,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出入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武汉各个小区都张贴这样通告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离鄂通道的管控虽然解封,但城内人员流动的严防丝毫没有松懈。 我在武汉的一位朋友,昨晚发微信来说,如果把武汉解封,理解为武汉人从今天起,可以随意活动,那是严重的误解。 据她了解,武汉所有小区,管控非常严格,出门必须携带复工证明和健康绿码。 而离汉离鄂通道的打开,主要是为了滞留武汉的外省人,和要去外省复工的武汉人。 而这些人,早在多天前,就根据政府要求的一套流程,进行了各种检测,完全健康,符合标准,才能放行。

离汉通道已开放所以,武汉虽然解封,但并未解防。打开城门,也不等于打开家门。 那些历经大恐慌和长禁足的武汉人,为城市尽快复苏,防止疫情反扑,仍过着小心翼翼的生活。 

出城的武汉人安全吗?

因为人的恐惧总是比逻辑先起作用,所以歧视就应运而生。 这是《流行病:如何预防全球大爆发》里的一句话。 自从新冠肺炎爆发,武汉人就始终承受着这样那样的歧视。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武汉解封,外出务工的武汉人,还会遭受这样那样的误解。 不管他人怎样,希望看到这篇文的每个人,都秉持这样的常识: 当下,凡是能顺利出武汉的人,都经过了层层检测和审核,健康没问题。 

乘车离汉的人群所以,不要歧视武汉人,更不要把他们当怪物。 昔日,武汉不封城,我们都要陷入危机。如今,武汉解封,我们要向武汉人鞠躬。 希望看到此文的你,碰见努力打拼的武汉人时,记得说句“加油”。也期待为我们挡过病毒的武汉人,在行动和建设中走出受害者心理,治愈自己。 

城内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

这些天,无症状感染者,成了全民讨论的话题。 4月1日,武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5例;4月2日,武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1例;4月3日,武汉新增一例确诊病例,是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杨炯透露:从普查数据来看,武汉的无症状感染者占0.15%-0.3%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一两万的无症状感染者。 这些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比较低,但还是有传染性。 武汉解封后,人口流动性增大,必须要做到少聚集,戴口罩,即使必须出门,也一定遵守政府的防控政策。

防控不能松杨教授的这个解释,恰好说明了武汉解封之前,湖北省连夜发布紧急通告,加强小区严控的缘由: 解封,是现实所需,也是国家使命。 但对于武汉来说,严防严控这根弦,真的不可松。 

复阳病例还会传染吗?

4月7日,澎湃新闻报道了患者郑晓湉的故事。 这个20多岁的湖北姑娘,2月11日疑似感染,2月15日确诊,3月4日出院后,核酸检测出现复阳,然后又在定点酒店隔离了32天,直至再次检测转阴,4月6日才回到家中。 从走出家门,到再回家中,她历经了55天。 之前,关于武汉复阳患者的报道,引发了极大关注。 而在4月3日,浙江省也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有20名患者出现复阳情况。 复阳患者有没有传染性? 张文宏曾说,新冠病毒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对付的病毒之一。出院的治愈者,核酸检测又复阳,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不必惊慌。 因为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例复阳患者有传染力。这说明,复阳患者体内仍有病毒指标,但这些病毒已经“死了”。

恢复人气的武汉站再回到女孩郑晓湉的故事。 她去年10月份才找到工作,相比新冠肺炎,她最担心的,是历经劫难,回到武汉的公司后,大家会不会看不起她。 在此,想对郑晓湉们说一句: 感染不是你们的错。复阳不是你们的错。你们是值得被接受的。愿更多人是友好的。 

全国疫情现在什么情况?

面对中国疫情,着急挣钱的资本家,会告诉你,一切都没有事儿了。而贩卖焦虑的段子手,会告诉你情况还很糟糕。 其实,疫情不是谁说了算的问题,而是要实事求是用数据证明: 4月7日,中国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9例,累计报告1042例。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山东两例,广东1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7例,目前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共1095例。 这些数据,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①境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依然是目前防控的两大难题。

 ②伴随人口流动和出行增加,本土病例有增加的苗头。

但是,不要怕。 目前,国家已在重点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和口岸城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无差别进行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就是为了摸排无症状感染者,不给漏网之毒可乘之机。 身为普通人,我们要有毅力,在防护中复工,更要有清醒,在复工中防护,学会在疫情下求生。 不因疫情,被恐惧控制。也不因轻敌,给病毒机会。 这很难,但这将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 

疫情会不会卷土重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担忧的问题,就是过去两个多月里,我们遭受了那么多惊恐,换来当下的相对安全,但武汉今天又解封,国外疫情又这么严重,疫情会不会再次卷土重来?早在一周前,钟南山院士曾预言,中国不会出现第二次疫情集中大爆发,但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4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采访中说,新冠肺炎飘忽不定的个性,还有肆意扩张的野心,让人类在措手不及中,对它到底何去何从,缺乏想象。 中国首仗告捷,打赢的是社会组织的仗,而不是科技防疫的仗。 西方一些国家,断指求生存,以牺牲老弱病残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人群整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成为人群不易感国,疫情过后可以放心打开国门。 而我们是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放弃一个患者,快速遏制住了疫情,但群体免疫能力没有提高。 如今,我们没有完全关闭国门,又和国际社会有着深切连接与合作,所以现在还不是歇口气的时候,必须保持足够警惕,防止疫情反弹。 为防止疫情反弹,我们必须寻求科技的力量,在规模检测上做好充分准备,并加快疫苗的研发。 王院士这段话,忧虑中透着客观,也提醒我们: 中国疫情是否反扑,和武汉解封无关,而和当下我们的举措有关。现在,不是盲目自大的时候,更不能坐井观天。 国家要把看好国门,摸排无症状感染者,备足检测设备,快速研发疫苗,捍卫我们第一阶段的成果,谨防疫情反扑。 而我们每个人,也要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当一个沉实努力的建设者,少抱怨,多行动,持理性。

最后,很想和看到此文的各位,分享这么一段话: 疫情中国,面临的是一场持续而漫长的大考。 武汉的解封,只是其中一道难题的过关,不代表这场大考的通关。 后面的考题是什么,不打开那面考卷,没有人知道。 但14亿中国人,都是考生。所以,这场考试的胜负,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里。 我们唯有摒弃盲目和傲慢、歧视和偏见,步步为营,节节取胜,才能一起做好这份答卷。 大考仍在进行。 一切远未结束。 我辈要有敢勇。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

免费预约小学学习规划
学霸养成工具箱
家庭教育 小学辅导 家庭教育集训营限时免费
中考干货 高考干货 考研备考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中小学线上免费课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免费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