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学
第五季诗词大会低调落幕:气质好的孩子,是怎么养成的?
2020-02-20 11:34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儿子问正在关注武汉疫情的爸爸:为什么要读书?爸爸回答说:“你读了书,现在就会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如果你没读书,就只会说: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是近日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段子。段子源于日本送来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日本鹤舞市政府捐赠给辽宁大连的防疫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鄕”。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送柴侍御》,表达了对远方好友的安慰。
华企“火币日本株式会社”捐赠给湖北的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来自《诗经·秦风·无衣》的诗句。原文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彰显的是愿共渡难关、同心抗疫的决心。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实施委员会向湖北高校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据悉,这句诗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
盛唐时,日本遣人来中国学习佛法。长屋赠送中国大德的上千件袈裟,边缘都绣着的偈子,就是这首诗: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寓意为中日友谊源远流长。
日本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的物资上写着的“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则是对《千字文》中“孔怀兄弟,同气连枝”的精彩化用。
充分表达了携手共克疫情,期盼疫情结束的美好愿景。
在这些取自中国古典文学中意蕴深厚、情感丰沛的诗句对比之下,我们喊成口号的“武汉加油”倒显得略有些贫瘠、苍白了。
如一位学者所说,这些诗“火的不是时候,却也正是时候”,这或许正是一个好的节点让我们思考:
“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的答案是:“我以为不会。”
她说,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和意志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喜欢古诗词的人,特别是孩子,其实早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诗词滋养孩子的气质
《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蒙曼老师曾经提到过一位让她印象深刻的参赛选手刘泽宇。
刘泽宇来自农村,家境不好,小时候家里只有一本毛主席诗词,他就因为这本书,爱上了诗词。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就在建筑工地打工养家。但是他跟普通农民工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会每天比别人早起两个小时,背诵唐诗宋词。
从背诵到创作,他的才华渐渐被县里的领导发现,想给他安排一个秘书之类的工作。但是刘泽宇坚持做一名小学教师,因为他希望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读诗词。
蒙曼评价道:“在困境中,他不曾忘记自己的精神追求,同时还努力点燃别人的精神追求。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诗意人生。”
诗者志也,诗者心也。
诗词似乎没有看得见的力量,然而它给人塑造精神的力量,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芳香。
你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凡是喜爱诗词,常常诵读诗词的人,语速通常不急不徐,面对比赛也是气定神闲。
为人父母,从小让孩子接受诗词的浸润,就等于富养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人生底色,必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让孩子体会异于常人的欣喜与感动,那感觉必将“胜却人间无数”。
诗词丰富孩子的情感
我们常常埋怨我们的孩子们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诗词大会嘉宾蒙曼说:“诗词三岁听有三岁的味道,六十岁听有六十岁的味道”。
孩子对诗词音律有天然的感知,而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增加,会体会到诗词中的更多含义,获得更深的精神慰藉与力量。
诗词能养人!被诗词养大的孩子,气质和眼界都不一样。
在熟读古诗词的孩子眼中,春天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浪漫;
夏天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阔;
秋天是“老树呈秋色”、“苒苒物华休”;
冬天是“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连续参加了4年诗词大会,终于夺得桂冠的陈更曾说:
“自从爱上诗词,我才懂得什么是生活,和计算机、英语不同的是,古典诗词有一种生命的感召力,让人觉得心不死。”
有一天,实验室来了客人,陈更招待以茶,但实验室里只有简陋的纸杯。
然而,当陈更的眼角瞥见纸杯上写的几行字“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再也不觉得纸杯寒酸了。
若没受过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看花便只是花,听雨依然只是那雨罢了。
想要让孩子从日常周遭事物,走入生活的美?
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必不可少!
正如《论语》所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花秋月,鸟语虫鸣,皆可入诗;为人之道,处世之理,也早已在诗中被讲述得分明。
读诗,能让孩子在“对酒当歌”的时光里,发现落在“金樽里”的月光,能让孩子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也不乏“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
诗词温暖孩子的一生
有诗词陪伴的孩子,一生温暖。
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在《谈诗》中所说:
“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
台湾著名美学家蒋勋在巴黎留学的时候,和家里联系得很少,对家的思念却很深。
有一年春天,他在巴黎看到了一棵树,树的花瓣全部飘落了,小时候背过的《春江花月夜》的诗句忽地一下跳入了他的脑海: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那一刹那,那句话仿佛说出了他想说的话,他一下子就懂了,而且似乎没有比这14个字更能贴切地表达他的思乡之情的了。
董卿曾说:“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诗词就在那里,生生不息千年。”
诗词是直接记录感受、传达情感的载体。人的悲欢离合在诗词里都能找到对应的诗句。
开心时,有“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的洒脱;
悲伤时,有“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的共鸣;
相聚时,有“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喜悦;
离别时,有“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浪漫;
得意时,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恣意;
挫败时,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鼓励……
叶嘉莹先生曾说:“诗词,让我们心灵不死。”
如果真要说诗词有什么用,那就是诗词可以滋养孩子的气质,丰富孩子的情感,并且,温暖他们的整个生命。
最后,武汉疫情“千淘万漉虽辛苦”,我们相信“吹尽狂沙始到金”,待到樱花烂漫时,“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雯子,一手生活一手娃,写字烹茶学种花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