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郑州新东方学校>中学学习>高中学习>高考备考>正文

高考作文热考题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2020-02-07 13:32

来源:疯狂作文

作者:窦银强

高考工具箱
政策资讯 历年真题 备考干货
志愿填报 艺考专区 线上免费课
高一课程 高二课程 高三课程

新东方老师好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从2015年到2019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一直活跃在高考作文命题中。

  2015年到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出现并被熟知;

  2017年到2018年,这一题型发生变化,兼具开放性与限制性;

  2019年,该题型进一步完善,从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完成,变为给出多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选取一个并完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审题立意方法也要适当调整,如此才能做到精准立意。

      命题趋势分析

  一、命题材料形式多样,“单一”与“ 组合”齐开花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通常由命题材料、写作任务、常规要求三部分构成。在2015年到2016年这一阶段,该题型的命题材料通常为单一的事件、话题;2017年,组合型命题材料出现;2018年到2019年,单一型与组合型命题材料兼有。

  请看以下4则高考作文题的命题材料。

1. 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的命题材料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2.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的命题材料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3.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的命题材料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的命题材料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命题材料1通俗易懂,集中叙述了一件事:女儿小陈举报其父亲开车接电话,父亲被警察教育处罚,以及网友对这件事的看法。命题材料反映社会热点,创设的真实写作情境和呈现的对立性问题——人情与法理究竟哪一个重要,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思考,让考生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

  命题材料2变化明显,材料由6句诗文名句组成,考查了考生对诗文名句的积累和理解分析能力。理解了这6句诗文名句的含义后,考生的思维要从感性向理性提升,将诗文名句分类并组合,形成鲜明的论点,进而谋篇布局。

  命题材料3以编年大事记的方式,先回顾过去,围绕“世纪宝宝”从出生到参加高考这一过程中我国发生的大事,呈现“世纪宝宝”成长于中国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再畅想未来,呈现国家发展的愿景。这就意味着考生既要写出个人与时代、与国家息息相关的联系,也要照顾到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让他们看到我们今天的奋斗经历、伟大的时代精神乃至殷切的期许等。

  命题材料4继承了命题材料1的风格,展现了社会上存在“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贴近考生生活,考生更容易落笔成文。

  二、写作任务由单一走向多元,选择性增强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均有一个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考生直面题目中的问题或现象,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方案。写作任务中包含交际指令、内容指令、文体指令,这些是考生行文前必须要明确的,行文中必须要落实的。从2015年到2019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由要求考生完成一项固定写作任务向要求考生从多项写作任务中选择并完成一项任务转变,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请看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的写作任务。

2018年全国卷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该题写作任务中的交际指令为“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内容指令为考生的联想和思考,即“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

  然而,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给出五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2019年全国卷2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每一个写作任务中包含的交际指令、内容指令、文体指令各不相同。

  任务①的交际指令为在学生集会上演讲,内容指令为演讲的内容,文体指令为演讲稿。

  任务②的交际指令为给家人写信,内容指令为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的感受与思考,文体指令为书信。

  任务③的交际指令为给同学写信,内容指令为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的感受与思考,文体指令为书信。

  任务④的交际指令为分享观后感,内容指令为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感受,文体指令为观后感。

  任务⑤的交际指令为赞扬与慰问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内容指令为对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慰问,文体指令为书信。

  五个写作任务设置五种交流对象,意在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感受历史、思考未来,激励自己自觉接续奋斗,勇挑重担、勇闯难关,争做时代先锋,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这种新的写作任务模式,从形式上来看,写作任务数量更多,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从内容上来看,在写作指令上,更加侧重对应用文体的考查。这种写作任务模式很可能在2020年高考中继续出现。

      审题立意三法

  一、确定“三要素”——材料的含意、创设的情境和写作任务

  这三个要素中,弄清“材料的含意”主要观照材料本身,弄清“创设的情境”主要观照材料本身和引导语,弄清“写作任务”主要观照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考生在看到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后,首先,要读懂材料,弄清事实,抓住材料核心;然后,立足创设的情境,明确题目要将自己带入怎样的交际环境、特定氛围、时空地点或某种处境中写作;最后,确定写作任务,这需要明确写作者的身份、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文章主题、文体等。

  二、找角度、巧分类,选准立意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有单一型与组合型。单一型的作文题已出现多年,考生们平时练习得比较多,基本上在确定“三要素”后,都能正确审题、准确立意;面对组合型的作文题,考生要想精准立意,或者让文章立意高人一筹,就需要在充分理解每一个命题材料的含意后,从整体把握命题材料,然后对命题材料进行分类,进而选准立意点。

  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化育后世的诗文名句”为例,该题目所给的材料内涵丰富,审题立意时需要两步走。

  第一步:找角度,依据命题材料含意,确定立意范围。

  命题材料由6句诗文名句构成,第一句强调的是自强与进取;第二句不难理解,与此有关的关键词应该有家国情怀、思乡思亲等;第三句出自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强调的是内在美;第四句如果能联系作者魏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其著名论断“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就不难理解,本句强调个人要放眼四方,怀有高远的理想;第五句强调的是正视现实、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的品质;第六句重在责任、自信、抱负等。这些诗文名句的内涵跟《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相吻合。一句话概括,本题考查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考生选择立意角度的基础。

  第二步:巧分类,根据命题材料内容与对象进行分类,确定立意。

  理解了这6句的含义后,考生的思维要从感性向理性提升,将诗文名句分类并组合,形成鲜明的论点。如把握两三句诗文名句间相通的内涵,选择①⑤,可立意为:如何做到自强不息。如对两个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辩证分析,选择③④,可立意为: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如将几个平行观点统一到一个主题下,选择①③⑤,可立意为:“我”理想中的人格。如着眼总体,探讨个人、国家、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①③④⑤,可立意为: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境界;选择②⑤,可立意为: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选择③⑤⑥,可立意为: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三、立意要有“我”,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

  考生在写作时要立足于实际生活需求、实际应用,体现处理信息的能力,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近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常常给考生设定写作身份,比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给考生设定的写作身份为“复兴中学”的学生,考生必须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立意行文。尽管写作身份被设定,考生在立意时也要有“我”,表达新时代下的“我”的认识与观点。

  还有,写作任务“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很接地气,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命题材料体现了四方面内容:劳动与学习、劳动与人工智能、劳动与雇佣、不尊重劳动。但这些只是思考劳动的背景,对作文立意起导向作用,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当成作文立意。立意时要做到有“我”,如果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但丢掉了“从我做起”,就是偏离主题。这里的“我”,既指材料中涉及的“我”,也指写作者自己。

  具体来说,可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切入,谈劳动光荣,让“我”幸福;可从劳逸结合的角度,谈摆正劳动的位置;可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角度,谈锻炼自我,懂得生活;可从尊重劳动的角度,谈尊重劳动,心怀他人;可从弘扬传统美德的角度,谈热爱劳动的意义。

了解课程、预约活动或者有任何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图片咨询新东方老师哦

点击咨询新东方老师

郑州新东方免费体验课

免费预约高中学习规划
高考工具箱
政策资讯 历年真题 备考干货
志愿填报 艺考专区 线上免费课
高一课程 高二课程 高三课程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免费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