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讯
全国最会玩梗的985大学?13年前就已经是梗圈顶流了
2024-03-13 10:53
来源:
作者:
去年11月底,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增选名单正式出炉,各大高校纷纷为学校里的新增院士们自豪不已。
其中,一所经常自称为“上海西南某高校”的大学,在新增名单公布后,因为强劲的实力,已经无法再低调下去了——
上海交通大学新增4名院士,数量与北大、同济并列,仅次于清华和北航,高居全国第三。
图源:轻习
而上海交大校史上的名家英才,绝不止于此。
百年岁月,栉风沐雨。上交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在航空、航天、航海、工程等重大领域,上交涌现出的国之栋梁灿若繁星。
在时代的浪潮中,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上交一直勇立潮头,昂首前行。
01
上海最会“自黑”大学
虽然大部分高校学子都会“又爱又恨”地给自己学校取绰号,乐此不疲地用学校的绰号自称,但要说最会自黑的高校,在上海,上交排第二,估
比如说,那个大名鼎鼎的“上海西南某高校”称号,不只是因为上交位于上海西南部的闵行区,它背后还有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
有一年正值招生季,记者提问上海高校志愿选择的问题,有人先是以“上海西南某著名理工类学校”来指代上交,后面犹嫌不足,还直言道:
“我也告诉考生,上海交大是工科见长的院校,我也会提醒他们,如果你读制造类的专业,在大城市里会很难驻足。”
面对这个说法,上交学生并没有如大众想象中去澄清,而是乐此不疲地以此为话题在学校里的
他们设计了一款“上海西南某高校”的文化衫,大大方方地认下了这个无名之辈的称号,这款文化衫当时可谓上海高校爆款单品。
图源:微博@上海交通大学
除了这个低调绰号外,上交还有一个让人看了会心一笑的谐音梗爱称——
“上海脚痛大学”
因为,交大实在太太太大了,如果在学校里没有代步工具,从宿舍走到教学楼都足以让人气喘吁吁。
目前,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尤其教学主校区闵行校区更是以面积庞大著称。
有些交大学子戏称,如果在校内没有自己的小车车,那分别住在学校东西两侧的情侣,基本上和异地恋没太大区别。
行走在宽阔的校园里,交大学子还时不时会受到“臭气”的攻击——春夏之交盛开的石楠花。
据不完全统计,交大校园里几乎每隔不到500米就有一片石楠树,一到石楠盛开的季节,交大人堪称祸福相依,在看到雪白一片花海的同时,石楠花的呛人气味无处可逃。
尽管如此,交大人还是在爱恨交织下和石楠树保持和睦相处的状态。
本着不能本校人自己“受害”的心理,交大推出了许多石楠相关的周边,比如石楠花纯露、石楠花徽章……
图源:小红书@很外向在食堂只敢吃饭
那些千奇百怪的周边,属实体现出了交大人“只要心态好,处处都是度假岛”的乐观态度。
实际上,交大人这种乐观向上、开放包容的特征,早在百年前硝烟与烽火弥漫的成长史中,就埋下了伏笔。
02
亲修火车上南京
单说“交通大学”,国内最为鼎鼎有名的就有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事实上,这两所校名相近的高校,在历史上也同出一源。
1896年,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更好地救国强国,教育成了首要的兴国大计。
实业家盛宣怀秉持着“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极力争取清政府的支持,创办了南洋公学,这便是上交的起点。
从此,这所大学的命运,便与国家相勾连,在一次次重要的时刻,勇担大任,敢为人先。
继创办者盛宣怀,学校在不久后又迎来了另一位对它至关重要的引路人,唐文治。
唐文治宁愿自己降薪一半,也要坚持改组学校,在他手下,学校创设了船政、电机等工程学科,投入到国家工业发展的第一线中。
学校也在1912年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办学特色逐渐形成。
自此之后,交大迎来了发展上的黄金时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上海交大已经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了。
唐文治
然而,后来国民政府因为经费问题决定撤销交大的航海和轮机学科,学校反对无果,3000多个学生决定奋起反抗。
为了制止那些抗议的学生前往南京,国民政府特地撤掉了当时上海通往南京的火车,当学生们到车站的时候,才发现交通受阻。
然而,这些交通问题怎么难得住交通大学的学生?
他们自己找火车头、组铁皮、拼车厢,在路上时不时停下来抢修被破坏的铁轨,一路晃晃荡荡到了南京。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在学生们的坚守下,交大的特色学科得以保留,自由坚韧的学风传遍华东。
建国后,交大作为工科重镇,依然是新中国首屈一指的顶尖高校。
1956年,因为东南沿海局势与支援西部的需要,决定将交大部分迁往西安。
很快,原交大的许多师生收拾行囊奔赴西安,部分师生留守上海,与上海造船学院和南洋工学院合并为交大的上海部分,在1959年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尽管交大分出了上交和西交,但留在原地的上交,实力并未衰落。
无论身在何处,那些交大人都有着难以磨灭的光芒:钱学森、王希季、黄旭华、顾诵芬、徐光宪……交大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可谓众贤云集,群星璀璨。
在那些先辈的创新精神与不懈努力下,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
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万吨轮船、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
在不断地守正创新之下,今日之交大,无论是学科实力还是科研水平上都踏上了新的阶梯,迸发光芒。
据统计,学校有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化学等2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两项评估的学科入选数量都高居全国前列。
此外,上海交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一级学科被列入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范围内优势明显。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最初的交大在分立之后,依然稳步发展、不减速度,在祖国的东西两地扎根拔节,成为撑起高教一片天地的参天大树。
03
天地交而万物通
上海交通大学最初以工业、交通报国为己任,时至今日,这些硬核的专业优势依然是上交的院校特色,熠熠闪光。
不过,交大学子还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小麻烦,有时候,他们会被一些不了解上交的亲戚好意关心:
“你读交通大学,那以后不会真要去当交警、修铁路吧?”
此时,交大学子们已经不像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时那样急着解释,而是会熟练地拿出校长曾经对校名的新解读。
在“2009中国传播学论坛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上,上交校长张杰引用了《易·泰》里的句子来解释“交通”,为上交校名赋予了新的内涵。
易经书中说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在一百二十多年的风雨中,交大便如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在天地之气相交之间,傲立于世,把治学的脚步印在中国的大地上。
在这种严谨踏实学风的蕴养下,交大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不仅在科研上频频突破,就连在体育上也有着强大的底气。
在上海,交大还有个外号叫“上海体育大学”,这不仅仅是因为交大对学生的体育考核要求高,更是因为交大人在奥运会上佳绩频出。
中国乒乓球国家队里,马龙、许昕、樊振东、孙颖莎、王曼昱等运动员都是交大人,仅仅是东京奥运会上,交大出身的运动员就斩获了6金3银2铜的战绩。
不过,学校偏向于工科的专业设置,也给上海交大学子们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悬殊的男女比例,和随之而来的“和尚庙”外号。
但比起那些调侃性的“烦恼”,更多的,还是大家对综合院校内部多元性的关注。
还好,如今上海交大的外语、新传、中文等学科正在稳步发展,为这所工科见长的高校增添一抹人文的色彩。
交大老校长唐文治曾有一个愿景:
“本校将来须成为中国第一大学,校旗所到之地,即中国国旗所到之地。”
现在的上海交大,不仅有宽阔舒适的校园环境、随处可见的绿树鲜花、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设计独到的教学楼,还有支持着学生不断成长的实验设备与良师益友。
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奔向广阔无边的社会,他们也许会想起在母校所学到的点点滴滴,也会想起那一段乐观无畏、独立探索的校园生活。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由此,上海交大人方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上勇敢地落下脚印,饮水思源,无畏向前。
参考资料:
1、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2、新华网:《这就是,上海交大!》
3、新华网:《上海交大,为什么这么牛?!》
4、上海交通大学:《最新发布!上海交大新增4位院士》
5、上海交通大学:《专属硬核浪漫!交大的他们,点亮无数大国重器……》
6、国馆:《这所“没有名字”的大学,凭什么赶超清华北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