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讯
太难了!一个比任何外语都更加难懂的语言:大学室友的方言!
2020-11-04 15:09
来源:河南高考指南
作者:
语言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催化剂
尤其是在地域辽阔的中国
东西南北各地区的差异尤为显著
这种差异着重表现在各地的方言上
我们都知道十里不同语
不同的乡、镇、县、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
下面就跟随高老师的步伐来看看有哪些方言吧
根据教育部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概况》介绍,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平话土话。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官话方言可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八种次方言。
大学宿舍的室友来自五湖四海相信许多同学都遇到过舍友在寝室和家里人打电话时自动切换方言模式而你一脸懵圈的时刻真心听不懂比如......
@桃待高数如初恋:
上海地铁安检,有天一个男孩纸背着双肩包过安检,安检员叫道:“桑几包过一过!” 此时只见后面的中年妇女一边咕哝着:“现在哪能嘎严格”,一边默默的把刚咬了一口的生煎包放到了传送带上……@金毓嫣:
“我好喜欢铃铛啊!”“铃铛?哪个铃铛?”“就是超级铛啊!”“超级铛?”“就是打羽毛球的那个铃铛啊!”“尼玛,那是林丹!你哪儿人?”“胡建的!”“来跟我读一遍:做人要有担当!”“做人要有铛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并不是黑福建,请不要误会。)@林葵:
学长是贵州人,他说他特别受不了北方地区用的动词,“薅”啊,“整”啊之类的,完全不能理解。然后他跟我说了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他有次去他北京姑妈家住一个星期。他每晚洗完澡后他姑妈都会幽幽地喊上一句:“记得给地板墩一下”,学长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照做。是的,蠢萌的他每次洗完澡都在地板上蹲一下,有时还蹲上好几下……@贺仙:
我爸第一次去东北,下了火车找旅店,热情的当地人告诉他:“这里的旅馆贼多!”我爸后来机智的住进了武警招待所……据说,下面这些方言是最难听懂的你看看有你的方言吗?第十名:四川话
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8四川话(又称西南官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但是语音方面差异是最大的。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虽然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面有大的相同,但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由于四川人口众多,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逐渐让人熟知了四川方言。只要语速不过快,四川话基本上还是都能够听懂的。
第九名:陕西话
难懂指数:4.5上口指数:7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令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
第八名:山东话
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7
在山东,胶东半岛城市方言自成一派,俗称“胶东话”,济南、潍坊等内陆城市的方言属于大家认知里熟悉的山东话。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略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可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也是说山东话的!
第七名:湖南话
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带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现代湘语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娄底、衡阳、邵阳、永州等。长沙方言是湖南话的代表,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第六名:客家话
难懂指数:6.5上口指数:5
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语、客语、土广东话,主要流行于广东东部、东南部、北部和福建、江西南部等地区。以梅州、河源等为代表。这种方言历史还有一些渊源,它成形在南宋时期,但在20世纪后才被正式的定名,对于客家话,其实语言学者们还在争执,一种认为应当归属于汉语系,另外一种认为应该归属一门单独语言,不过在我们的国内,它被列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话为代表的是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的“梅州话”(台湾是以“四县腔”为代表),但现实中又受到“惠阳话”影响较深。客家话中的一些词语发音与日语很像。现代客家话中保留了许多我国古语发音,而日语的很多发音不少也是学习自古汉语,因此两种语言间偶有相似啦~第五名:海南话
难懂指数:7上口指数:6
海南话,又称琼语、琼文话、海南闽语。潮汕人表示好像能看懂一点点海南话,一查,原来海南话来源于古闽南语,是由古代福建闽南地区汉族移民在向海南岛迁徙的过程中,随之带进海南岛的一种方言。海南话有吸气音、喉壁音、送气音,没有卷舌音和唇齿音,声调有阴平、阳平、阴上、阴去、阳去、高去、阴入、阳入等八个调,而且入声调尤其突出,文白读音相去甚远,由于元音(韵母)都是呼气音,声母用吸气音说话难度很大。因为这意味着在发一个音节的过程中,要先短暂吸气发出声母,然后才呼气发韵母,这么一吸一呼十分麻烦,不是从小训练,很难掌握。
第四名:吴语
(上海、苏州话)
难懂指数:8上口指数:5
上海话还有江苏诸多方言都同属于吴语,和苏州话还有嘉兴话有很大的相似。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通常称为“上海闲话”,是现代吴语地区的最有影响力的方言之一。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江南一带,方言相似并不奇怪。就拿上海话那句经典的“阿拉”来说吧!其实“阿拉”来自宁波话。苏州话中有种书卷气,在一句话的结尾,不会使用“了”,而是用的“哉”,很有古意的感觉,还有诸如此的,“你”——“乃”、“东西”——“物事”、“洗”——“汏”……苏州话的最大特点是“软”,在同属于吴语的其他方言中,苏州话是最“温软”的一种,历来被称之为“吴侬软语”。听苏州人吵架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因为听不出来狠重的地方。
第三名:粤语
难懂指数:9上口指数:4
粤语,又叫广东话、白话,是全国七大方言之一,据历史专家分析,粤语与古汉语很相似。广东话分为广府话、客家话和潮汕话,广府话范围比较广,主要以珠三角、粤西、粤北部分地区居多,客家话范围基本是粤北和粤东山区居多,潮汕话在潮汕地区居多。一般我们常说的广东话,是指广府话,也就是广州话。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它与北方方言差异甚大,所以很多人都很难听懂。有些广东人包括香港人甚至不会听、不会说普通话,坊间也流传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普通话。”这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第二名:闽南话(潮州话)
难懂指数:9.5上口指数:3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省,在宝岛台湾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另外,潮州话也属于闽南语系。潮州话主要在潮汕地区使用还有东南亚等地区的潮人聚集地。它的特点比起普通话算是“南北朝天、各走了一边”,潮州话有8个音(曾经实为十六声母),土话掺杂的比较多(有道是“潮州九县,县县有语”),外人学习太过困难,总结起来,它的特点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因为特点,它也被语言学家所重视,研究者数量很多,有关的书籍作品也很多。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闽南地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闽南语的难度,我们可以从那首传唱度很广的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的发音中,略窥一二。
第一名:温州话
难懂指数:10上口指数:1
温州话被认为公认最难懂的,因为听不懂,还被戏称为“鬼话”,有道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鬼话”(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是形容说明温州话难听懂)。在一部美剧——《盲点》里面,温州话因为太过难懂,影视中将其称之为“恶魔之语”。
以上方言难度排名顺序
仅供参考
说了这么多不能少了我们河南话呀在我们河南有一种寒暄叫“弄啥哩”有一种忙碌叫“不时闲儿”有一种美叫“排场”有一种厉害叫“恶”有一种难以预料叫“不腔咋着”有一种恶心人叫“阿杂菜”
再来认认网友搜罗的河南方言:
@熙葫芦:突露,滴溜,姑及,出缕,次愣。形容味道的撕嘴(辣),咧牙(酸), 眼(咸),还有遛地蹦(步行)、骑码(骑)、可囊(堵心)、装二形(装相)、贴拉板(拖鞋)、摆治(收拾人)、冽(揍)。
@突然就想去远行:男孩叫小小得、女孩叫小闺女儿、客气叫作假、倒数第一叫老末、板车叫架车得、没本事叫玄壶、惊讶叫我类乖乖类、缺心眼叫少魂、委屈叫咋咋你了、说话叫佛话、T恤叫汗褂得、短裤叫裤乍得、不服叫咋嫩能、坏孩子叫熊孩得。
@胡倩__:在商丘有种不靠谱叫“不沾闲”,什么玩意叫“啥家黄的”,你们叫“恁”,对人不真诚的叫“会类多”,昨天叫“夜个”。
@鱼行天下ny:南阳有种闪电叫“扯闪”,有种蹲下叫“圪蹴”,有种太阳叫“老 儿”,有种傻逼叫“二球”,有种骗叫“表”,有种恶心叫“咯义”。
中国的方言还有不少不容易听懂的也多了去咸宁话(湖北)、南通话(江苏)还有五个种类的张家港方言等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每一个同学不仅要爱自己家乡的方言还要尊重室友的方言更有责任与义务去保护和传承方言没有提及到的欢迎下方留言补充恁说中不中?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相关资讯